雀巢宣布與re.green及Barry Callebaut在巴西展開大規模森林復育與農林混作專案,總計覆蓋8,000公頃、植樹1,100萬株,預計帶來長達20至30年的碳封存效益。計畫不僅有助於達成雀巢2030年全球「種植2億棵樹」承諾,更提升咖啡與可可產地的氣候韌性,支持農戶生計。這項合作凸顯企業如何透過再造林與供應鏈投資,把永續戰略落實到產區前線。
你是否注意到手中的巧克力越來越貴,甚至正悄悄縮小、吃起來口感不太一樣了?這或許不是錯覺,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加劇,巧克力產業面臨嚴峻挑戰。近兩年的可可價格創下歷史新高,全球最大的可可生產國正經歷極端高溫、乾旱、病蟲害的衝擊,導致可可產量急劇下降。
今周刊編按:不只近期熱議的咖啡,近期的可可豆也來到了驚人的價格。美國可可期貨已飆破萬元大關,比銅價還貴,從去年初至今暴漲逾400%。儘管9月至10月一度回落,但現已衝上每噸11,300美元歷史新高。這波漲勢背後的主因,正是全球暖化帶來的極端氣候所致。
衛福部食藥署再次提出巧克力中重金屬鎘之限量規定,於2024年8月14日預告《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修正草案。本次新增巧克力總可可固形含量50%以下之重金屬鎘之限量,新標準預計將於2025年1月1日上路。
在低碳即競爭力的時代,台泥宣布低碳水泥產品進軍中非國家喀麥隆。 台泥周二(7/23)表示,台泥葡萄牙子公司CIMPOR在7/19於喀麥隆克里比(Kribi),啟用全球首個「無水泥窯」水泥廠,除使用當地可可果殼、腰果殼等,取代煤炭當生質燃料,也因生產過程無需高溫,可比傳統水泥減碳達40%。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盼藉由喀麥隆充沛的綠色能源,讓這座新廠成為全世界最低碳的建材工廠,生產全球最低碳的水泥,也希望台泥在喀麥隆啟動的全新水泥製程技術,可以助力全球營建產業減碳,積極迎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
零售商可可合作組織(RCC)於2024年6月5日釋出了一份「2023年度貿易商評估報告」,針對全球9家可可貿易商於2023年的供應鏈可追溯性、環境保護及人權保障方面表現進行評估,從報告可看出,整體可追溯性有顯著進步,但童工及貧困問題的進展卻仍十分有限。
雲林縣土庫小鎮鄉間,放眼不只農田和養豬場,還隱藏了一座頗具反差感的歐風可可莊園,這家名為「土庫驛」的可可莊園,為傳統鄉村注入全新的可可產業鏈,也間接串起社區經濟。這幾年,不到3萬人的小鎮,每周已能吸引數千名外來人潮造訪。
受極端氣候影響,國際可可價格持續創新高,《今周刊》赴越南直擊全球首個可可追溯計畫,由比利時烘焙大廠焙樂道發起,不只用較高價格收購高品質可可生豆,還推出零碳排巧克力。
英國B型企業Cafédirect 是一家 100% 以農民利益而採購咖啡、茶及可可的飲品品牌,2022年營業額為1千7百萬英鎊(約新台幣6.7億元) 。自1991年成立起,就立下高達一半的利潤需再回饋到以農民為主的生產者夥伴計畫主導各項社區及環境工作,2019年已捐助4千2百萬英鎊(約新台幣1億6千萬元),改善了超過 100 萬農民及其家庭的生活。
每年的6月24日是「世界升級再造日(upcycle day)」,這個節日源於1994年由兩位德國工程師William McDonough和Michael Braungart發起,升級再造(upcycle)的意思是對舊物品進行改造和重新設計,使其能夠重複使用、獲得第二次生命,而無需花費大量經費進行資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