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各地陸續發生急遽的自然災害,使得人們開始反思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物理性衝擊。這段期間的一些大型災害,例如:加州野火與土石流、哈維颶風與瑪利亞颶風、哈吉貝強颱(日本60年來最強烈的颱風),都導致人類生命安全與企業經濟上巨大的損失。
近年美國加州頻繁出現野火,反映全球氣候暖化導致野火成為常態。週三(23日),加州州長紐松(Gavin Newsom)簽署一項命令,預計在2035年禁止該州銷售汽油和柴油動力的新車,盼能大幅降低溫室氣體及空氣污染物排放。
股票分割後,美國特斯拉的股價一度下跌30%,近期已逐漸走穩,全球天災頻傳,因應氣候變遷,今年美國加州和歐洲國家陸續宣布禁賣汽柴油車計畫。
Uber 司機、FoodPanda 外送員,算是受雇於這些平台的「員工」嗎?
今年9月美國加州爆發野火,熊熊火勢燒毀的面積,超過1/3個臺灣!但這一場大火居然也燒出未來能源的重要方向!
如何在塑膠再生之路創造最大效益?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CR)想透過塑膠,製作出備受看好的儲能技術:超級電容,或許能增加塑膠回收的吸引力。
加州參議院目前正在考慮的一項新法案,他們允許該州的人們在死後將他們的身體進行「自然有機還原」,簡單來說就是人類堆肥的概念。一間人類遺體堆肥「重組」(Recompose)公司稱,與火葬或傳統的土葬相比,他們的方法減少了一噸多的碳排放,該公司表示,從今年2月起,他們在華盛頓州提供世界上首個「人類遺體堆肥」服務。
在美國加州已有農民將農地改為太陽能農田,並且將這些「種出來的電力」販賣給自動駕駛車隊。
馬斯克宣布,特斯拉總部將從成長的加州帕羅奧圖搬到德州奧斯汀。為什麼特斯拉要離開風光明媚、熱愛減碳的加州,大舉搬家到剛經歷暴風雪、大規模停電跟破紀錄洪水的德州呢?
在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漸成顯學的背景下,我們主張台灣企業必須破除股東至上的迷思(公司以股東的權益為主),即刻落實ESG理念,以免錯失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們亦提出,大學向來是台灣與加州得以引領科技業的一大關鍵,如今正值綠色轉型之際,頂尖學府應再次扮演領頭羊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