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多元社會的快速變遷,全家便利商店以行動落實多元、平等、共融(DEI)理念,讓便利商店成為樂齡族、身心障礙者的友善職場,從重新設計溝通友善墊板、標示無豬肉成分商品,到推動移工文化交流,讓移工能安心自在使用的「第三生活空間」。這不僅是一場空泛口號的變革,而是每一個細節都體現理解與尊重的實踐,此計劃也榮獲2024食創獎「產業服務創新類」最高等級三星榮耀。讓我們一起走進全家的DEI計畫,了解如何從一間便利商店,改變更多人的日常。
你知道什麼是「乞丐超人」嗎?惜食優惠不只能避免剩食浪費,更能讓消費者節省荷包,快把各店家的即期食品優惠時段收藏起來吧! 為了減少食物浪費,許多店家都會推出「惜食優惠」,像是7-ELEVEN的「i珍食」、FamilyMart全家便利商店的「友善食光」等等。提到即期食品折扣,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都會是超商,不過除了超商以外,其實許多店家都有推出類似的優惠方案,近期星巴克的「珍食計畫」就引發討論。
根據i-Buzz調查「永續」和「好吃」即期食品文字雲中是最大的關鍵字,因此如何有效運用即期食品也成了企業思考的問題。身為台灣最大的兩大超商,全家便利商店和統一7-11每天剩下的即期品也是相當多的,因此全家和統一分別推出「友善食光」和「i珍食」的即期品優惠,除了可以減少剩食,還能讓消費者買到便宜的食物。
一群人,才能走更遠。全家便利商店今天宣布,攜手社創組織環海淨塑,成立跨業別、跨通路的「永續循環杯大聯盟」。邀集連鎖咖啡cama café、早餐店Q Burger...等知名連鎖業者加入,就連競爭對手萊爾富、OKmart也響應。最快年底前,全台就會有超過700個據點,提供「甲店借、乙店還」的循環杯服務。
「永續」是近年最熱門的關鍵字,但是到底該如何實踐呢?「2022FIA飲食創新大論壇」齊聚電通集團企業永續發展合夥人王馥蓓、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葉榮廷、台灣奧特奇行銷經理張鈺雯、真芳碳烤土司創辦人張文哲,從產業永續四大創新洞察、零售通路從內而外實踐惜食革命的產銷生態、生物科技解決動物飼料產生的剩食議題、小型早餐店也能從事的SDGs,多面向探討永續從產地、通路到中小型業者,無論產業規模,都能共創永續新未來。
前陣子剛以導入各種科技和服務的全新店型,歡慶展店 4,000 店的全家便利商店,再度為對應消費者購物需求和環境趨勢變化,結合科技零售和綠色運輸的概念,推出全台首部智慧零售電動車「FamiMobi」,於週一(1 日)率先駛進台南科學園區。
綠色和平今(24日)公布2022零售通路企業減塑評比,家樂福、統一超商、全家便利商店進步,但超市龍頭全聯排名退步最多。綠色和平表示,目前台灣超市蔬果仍九成使用塑膠包裝,呼籲通路業者增加無包裝商品選項,以重複使用25%為目標,達到2025年塑膠減量50%。
愈來愈多民眾會自備環保杯購買飲品,全家便利商店先前推出一款「循環杯」,今年3月底正式在第4000家門店亮相,透過LINE平台租借、洗淨後到店還杯,即使想喝咖啡忘了帶杯子,都還能向門店租借,便利服務在網上引發關注。
現代生活的便利,其中有一部分是建立在擁有大量車隊的物流系統。然而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卻成了便利的代價。日本全家便利商店有鑑於此,便開始實驗採用氫燃料的運輸車作為減碳先鋒。
咖啡年銷量超過1億杯的全家便利商店今(31)日宣布,旗下400家門市將大規模導入循環杯。綠色和平表示,這可能是全東亞地區連鎖便利商店的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