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檢警環持續破獲棄土案,環境部更擬修《廢清法》提高罰則,但所有末端懲處,仍難擋棄土潮襲來。 作為土石主管機關的內政部,必須統一各地規範、訂定專法,才能從源頭遏止犯罪。
比起蓋新房子,修繕老屋被認為是經濟又環保的選擇。內政部日前提出「老屋延壽」計畫,預計投入50億元供老宅整建維護,照顧居住品質的同時,也希望減少拆除重建帶來的高碳排。「老屋延壽」減碳的關鍵在哪裡?成大建築系名譽講座教授林憲德指出,從全生命週期來看,占七成的營運碳才是排碳大宗,老屋拉皮也會產生碳排,實際減碳效益尚不易估計。
美國內政部近日宣布,根據最新的聯邦資源評估,美國西部的Mowry Composite Total Petroleum System(Mowry TPS)蘊藏了大量尚未開發、但具技術可回收潛力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
紐約外海的 Empire Wind 離岸風場,是一項總額達 50 億美元、預計可供應 50 萬戶家庭用電的重大能源基礎建設計畫,且該案已完工 30%,但於4月遭內政部勒令停工,理由是拜登政府時期對該案的環評程序「過於倉促」。 然而不到一個月,川普政府卻突然反口,撤銷了這項停工令,允許 Empire Wind 重新開工。這一舉動,背後反映的,是比能源立場更現實的政治與經濟計算。
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及2050淨零碳排,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宣布完成全台79座公共污水處理廠碳盤查,2023年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為每年26.3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其中「外購電力」為主要排放來源,占全國公共污水處理廠總排放量的63.2%。
身為海島國家,台灣正在氣候變遷衝擊的海景第一排。根據氣候變遷推估情境資料,台灣正面臨短時間強降雨增加、淹水、高溫、海平面上升等挑戰。 有鑑於此,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簡稱國環院)與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簡稱國土署)於3月26日簽署合作備忘錄,透過資訊共享,緩解氣候變遷對國土環境的衝擊。
環境部今(7)日聯合同經濟部、內政部、交通部、農業部召開 2030 減碳目標草案公聽會,預計將2030年減碳目標設定為較2005年減少28%±2%。對此,環保團體呼籲,各部門與產業採取更積極的減碳行動,如加速推動再生能源及電動車發展等措施。
內政部昨(14)日宣布,將於年底前預告「建築物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標準」草案,初期將以屋頂建築面積達1000平方公尺以上的新建建築先行推動,預估每年可供5萬戶家戶用電,但環團批評指出,這項草案過度寬鬆,可能導致94%新建物不需裝設光電。
國家公園碳匯、碳盤查結果出爐!《ESG永續台灣》率先取得最新數據,顯示在9大國家公園中,玉山國家公園的碳匯量最多,年移除量約為8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內政部將於明(15)日舉辦「113年國家公園淨零轉型論壇」,將探討自然碳匯守護、企業合作契機及增匯行動等主題,並涵蓋海洋碳匯研究、遊客碳足跡管理、生物多樣性信用額度及企業社會責任等議題。
為實現2050淨零排放目標,內政部計畫在國家公園建物上設置太陽能板,引發國民黨立委不滿,批評此舉恐破壞周邊生態環境、影響遊客觀賞體驗。對此,內政部澄清,該計劃僅限於國家公園各管理處的辦公室、遊客中心或相關廳舍屋頂、停車場,並非外傳在園區內大規模「種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