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國家公園減碳總盤點》碳匯、碳盤查一次看!金門碳排放最多,這座國家公園最會儲碳

國家公園減碳總盤點》碳匯、碳盤查一次看!金門碳排放最多,這座國家公園最會儲碳
撰文: 數位內容部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4-10-15

國家公園碳匯、碳盤查結果出爐!《ESG永續台灣》率先取得最新數據,顯示在9大國家公園中,玉山國家公園的碳匯量最多,年移除量約為8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內政部將於明(15)日舉辦「113年國家公園淨零轉型論壇」,將探討自然碳匯守護、企業合作契機及增匯行動等主題,並涵蓋海洋碳匯研究、遊客碳足跡管理、生物多樣性信用額度及企業社會責任等議題。

碳匯怎麼算?哪個國家公園貢獻最多?

 

為達成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內政部國家公園署也推出「建置國家公園碳匯計畫」,將從增匯及減碳雙軌方式拚加速。內政部長劉世芳承諾,未來每季將會在國家公園入口網揭露各國家公園自然碳匯吸存量、碳排放量及增匯減碳進度。

 

據統計,國家公園、重要濕地與海岸範圍佔全國陸海域保育面積的25.4%,是台灣自然碳匯與碳吸存的關鍵場域。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的挑戰,國家公園署自2023年起啟動自然碳匯盤點及組織碳盤查工作。

 

在碳匯計算方面,不同類型的自然環境採用不同的計算方式。森林碳匯的估算遵循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林業部門的方法和數據;濕地碳匯則參照國內各機關委託的研究成果進行評估;至於草原碳匯,其計算方法結合了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指導方針與國內相關研究成果。

 

圖片來源: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提供

 

根據初步估算,國家公園區內自然碳匯每年約吸存約300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森林碳匯移除量佔比最高達99.27%。在9大國家公園中,玉山國家公園的碳匯量最多約85萬公噸,其次為太魯閣國家公園約為83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圖片來源: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提供

 

為什麼要算碳匯?

 

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加劇,為積極響應全球趨勢,台灣於2021年宣示2050年淨零排放為國家政策核心。為了實現該目標,台灣不僅於2023年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將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納入法律,行政院還推出了淨零「12項關鍵戰略」,而自然碳匯就是其中的第9項。

 

圖片來源:行政院

 

在淨零轉型過程中,計算碳匯至關重要。依據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第3條定義,碳匯是指將二氧化碳或其他溫室氣體從排放源或大氣中持續移除後,由樹木、森林、土壤、海洋等吸收或儲存的過程。計算碳匯的意義在於:

 

1. 評估減碳進展:精確計算碳匯有助於全面了解國家減碳成效。

2. 制定政策依據:碳匯數據可為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3. 發展負排放技術:通過自然碳循環或人為方式移除溫室氣體,有助於實現淨零目標。

4. 保護生態系統:關注碳匯有助於推動造林、海洋棲地保護等工作,維護生物多樣性。

5. 實現國際承諾:準確的碳匯計算有助於台灣在國際氣候行動中展示貢獻。

 

圖片來源: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提供

 

哪個國家公園碳排最多?

 

同時,在組織碳盤查方面,以2023年為基準年,各國家公園管理處的用電量換算為碳排放量約為3,939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金門、陽明山、雪霸國家公園排在前三名,分別排放約713公噸、671公噸和620公噸的碳排。


對此,金門國家公園說明,除了據點比較多(41個),而且是364天開放(除夕休館)以外;另一個原因是占到用電11.7%的污水處理廠(設施),這些處理廠(設施)多半是24小時的長時間運作所致。

 

圖片來源: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提供

 

國家公園署承諾,未來將以系統化、科學化的方法執行碳管理,主要從機關組織碳盤查和自然碳匯增匯兩個方面著手。首先,在機關組織碳盤查方面,國家公園採用ISO 14064-1:2018標準,以2023年為基準年,使用「營運控制權法」確定盤查邊界。

 

盤查範圍包括範疇一和範疇二的排放源,由專案團隊協助估算排放量。同時,國家公園也將積極推動碳移除措施,如利用自然碳匯和碳捕捉技術。

 

在自然碳匯增匯方面,國家公園署未來將聚焦於三個重點工作。首先是排放參數精準化,將在代表性區域設立長期生長監測樣區,每3至5年進行一次生長量監測,以建立區域碳匯排放參數。其中,草地和濕地的碳匯係數研究將被列為優先項目。

 

圖片來源: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提供

 

其次是活動數據制度化。國家公園署將建立自然碳匯調查及圖資建置標準,發展土地利用覆蓋類型變遷更新機制,並推動活動數據及QA/QC程序,以提高監測、報告、查核(MRV)的執行效率,降低不確定性。

 

第三,國家公園署將落實增匯管理措施,包括增加碳匯面積、提高單位面積碳密度、防止森林火災、避免盜伐濫墾,以及善用木材產品與落實循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