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工研院常務董事;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化學系學士、華頓商學院企管碩士;著有《循環經濟》一書。
今年十月,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試行,經濟部為國內業者向歐盟反映疑慮; 在這項藉由「減碳」包裝出來的「貿易障礙」中,台灣該如何找出對話空間,達成攜手合作的雙贏?
「循環經濟」提供了一個反省過去、思考未來、重新設計台灣的嶄新機會。 放眼未來20年的挑戰,一旦把眼光與時間拉長,加上共識與決心,就能克服困難。
台灣面臨的挑戰不是單純表面經濟發展的問題,我們需要攜手合作,讓逐漸失溫的社會能夠回暖,協助在更深層的社會角落中被「遺忘」的勞工階級,找回有尊嚴的生活,重建相互關懷和慷慨的社會文化。
政府和民間企業應攜手合作,努力落實「循環型」的採購策略;政府除了「投資」在有意願轉型循環經濟的企業上,亦可政策上鼓勵民間業者進行「循環型」採購。
日本世界循環經濟論壇的各國講者一致指出,轉型循環經濟、打造循環型社會,是面對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唯一途徑。台灣應掌握機會成為推動轉型循環經濟的標竿。
面對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地球真能承受蘊藏的化石能源被100 %燃燒殆盡嗎? 人類需要打造一個盡量和化石能源脫鉤的循環型經濟模式,否則,我們將無法守住攝氏1.5度的升溫防線。
「五加二產業創新政策」為何不直接寫成「七個產業創新政策」? 因為加二的「循環經濟」與「新農業」不是產業,而是各產業源頭再造與發展該有的關鍵DNA。
廚餘成分的不確定性很高,即使以高溫烹煮也不見得能完全消滅病毒;許多西方國家為了防疫,早就禁止用廚餘餵豬,台灣也該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當世足參賽者穿著台灣業者用俗稱「垃圾」的回收寶特瓶製成的環保機能紗球衣時,社會給予業者掌聲。但是,當業者進口回收「垃圾」,他們卻得到噓聲!或許我們該重新認清「廢棄物=資源」的事實。
未來,我們該如何重新定義社會的成長與人類的進步呢?採用「永續發展目標 SDGs」的17 項進步指標,將會是近代人類史的一大創新與突破!
以「低成本來創造競爭力」的策略,早已不是台灣的優勢。降低成本固然是每個企業的基本價值,但是企業需要發展出資源循環型的營運模式才是關鍵,也才符合社會的期待和國家未來的發展。
善用「冷能」可帶來三大效益;減少生產成本、提升能源使用效益並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台灣缺乏在地能源,不論是熱能或冷能,都需要好好珍惜。
颱風過後,破損的溫網室成為台灣農村的常景,等待農政單位編列預算補助農友們的損失。 我們該如何結合溫網室設施業者、農友和農企業,一起面對這種年復一年的現象?
蘋果在美國推出月費制手機,形同消費者購買的是產品的「使用權」而非「擁有權」。 這種商業模式是企業邁向循環經濟的開始,台灣的手機供應鏈業者準備好轉型了嗎?
企業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有培養追根究柢、找出問題後再行動的習慣。不能故步自封、關起門來想像未來,要有主動向外尋找助力和合作機會的動力。要創新,需要有珍惜多元經驗的胸襟。
過去五年來,許多國內外企業開始把循環經濟的邏輯、思惟和原理納入轉型的發展藍圖上。在這些「循環型企業」身上,看到的七大特質,則是通往嶄新產業生態的真正關鍵。
二十世紀知名的生物化學教授和科幻小說的作者,以撒·艾西莫夫就曾經說過「當今生活中最悲哀的是,科學累積知識比社會累積智慧來的快。」如何有智慧的引領知識的累積是我們眼前的關鍵挑戰。
我們看到一個「以使用取代購買」的趨勢。不賣燈泡,而提供照明服務;不賣飛機引擎,而以飛行時數計價;化學品的使用也可以用「租賃」的!
上周張景森政委面對深澳電廠爭議,表示「只要北、北、基、宜、桃5縣市承諾節電10%,就可不蓋深澳電廠。」雖然這則新聞引來許多不同的聲音和批評,但是我看到的是能源政策持續改革的一道曙光。
「水、空氣、土壤和生態」的復育是保障農民生計、活絡農村和打造永續農業不可缺的核心價值,是政府推動「新農業」和「循環經濟」的關鍵策略。 「一個國家摧毀它的土壤時,也將摧毀它自己。」——美國前總統羅斯福
300多年前英國文學家山繆・強森就提醒我們:「農業不但帶給國家財富, 它帶給國家一個唯一可以稱作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財富。」一語道盡了投資發展「新農業」的必然性。
打造零廢棄、零排放的台灣,要從徹底改變我們如何看待「廢棄物」開始! 觀念改變、知識累積和社會共識,才是推動循環經濟的「基礎建設」。
最近一位舊識問我:「我已經翻過你寫的《循環經濟》這本書了!但是我還是很好奇,到底循環經濟哪裡吸引你?為什麼台灣要推循環經濟呢?」
如何根除社會資源失衡和短缺的問題?想像20年後的台灣,要給下一代什麼承諾,抱持凡事皆可為的態度,解決方案的可能性就會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