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COP30 兩大報告關鍵新訊:全球排放曲線首見下降趨勢,但2035僅降12%?關鍵缺口在哪裡

COP30 兩大報告關鍵新訊:全球排放曲線首見下降趨勢,但2035僅降12%?關鍵缺口在哪裡
撰文: 王之杰     分類:ESG快訊     圖檔來源:iStock 日期:2025-11-16

COP30直擊》COP30 進入第二週前,終於迎來一則好消息。

COP 主辦方也就是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上週發布新版《國家自主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s)綜合報告,全球減碳總算有了基本成果,預估2035年全球碳排量,將比2019降12%。這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曲線,首次出現下降趨勢。

今周刊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 30) 現場直擊及報導

 

此份報告分析 86 個國家的《國家自主貢獻綜合報告3.0》版,(截至目前共有 113 個締約方提交 NDC),並與過去預估進行比較。

 

報告指出,在 2015 年《巴黎協定》通過之前,各國原本預計 2035 年全球排放量將較當時增加 20% 至 48%;但在協定架構推動下,整體趨勢已出現反轉,2035 年的排放量有望低於 2019 年水準。


雖然仍遠不足以達成升溫控制在 1.5°C 的目標,但這項轉折點象徵全球減碳行動總算出現進展。

 

UNFCC公布的另外一份報告《全球氣候行動報告2025》(Yearbook of Global Climate Action 2025)顯示,過去十年全球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已經成長一倍,森林保護資金增長四倍,農業溫室氣體排放強度下降,災害死亡率減半,早期預警覆蓋率擴大。

 

但是,電網投資嚴重不足、森林退化加劇、建築排放上升等問題仍待解決。 該報告指出,城市、地區、企業及民間的氣候行動,已成為推動全球減碳的關鍵力量。

 

根據締約方提交的86份國家自主貢獻(NDC)報告,預計2035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將比2019年水準降低約12%。圖片來源: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