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不只退出巴黎協定,川普宣布將退出世界衛生組織,為何專家會說中國或成最大贏家?

不只退出巴黎協定,川普宣布將退出世界衛生組織,為何專家會說中國或成最大贏家?
撰文: 數位內容部     分類:S社會責任     圖檔來源:Getty Images 日期:2025-02-17

美國總統川普在重返白宮首日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將再次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這已經是美國五年內的第二度退出,專家警告,這一決定可能導致美國多年來,在對抗愛滋病、瘧疾、結核病等領域的努力付諸東流,並且讓中國乘機填補美國留下的空缺,擴大其國際影響力。

美國退出世衛!多國救援行動、疾病防治項目恐停擺

 

據美聯社報導,川普對世界衛生組織的不滿由來已久。在其第一任期內,川普指控世衛在新冠疫情起源問題上協助中國「誤導全球」,並於2020年7月宣布準備退出世衛。雖然由於2020年敗選,拜登上任後擋下了這一決定,但川普的不滿並未消退,並於近日再次提出退出的理由,稱美國承擔了過重的會費負擔。

 

川普在其行政命令中指出,世衛的會費分配不公,特別是美中兩國繳納的會費差距巨大。他表示,「美國人口只有3.25億,每年繳納五億美元,而中國有14億人口,卻僅繳納3900萬美元。」此外,川普還強烈批評世衛與中國未能公開調查新冠病毒源頭,指控其受到「不適當的政治影響」。

 

作為世衛的最大捐助國,美國在2024-2025年度的預計捐款高達9.88億美元(約新台幣323億元),約佔世衛總預算的14%。世衛組織財務主任George Kyriacou在一次非公開會議中警告,若維持目前的支出水平,到2026年上半年,該組織將陷入收支困境。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美國政府是該組織最大的資金來源,預計在2024-2025年度捐款高達9.88億美元,位居首位,其次是比爾暨梅琳達蓋茲基金會的7.24億美元。圖片來源:數位部整理

 

根據世衛組織內部文件,美國的資金主要用於日常行政開支和全球大規模緊急行動,主要用於支持流感、小兒麻痺症、結核病、愛滋病、瘧疾、麻疹等疾病的預防與治療計畫,特別是針對醫療資源匱乏的國家,協助其改善公共衛生體系。

 

「美國退出世衛將對全球公共衛生構成重大危機。」喬治敦大學全球衛生政策與政治中心主任Matthew Kavanagh指出,雖然美國的衛生預算中僅有不到1%捐給世衛,但換來的卻是全球疫情情報、病毒樣本等關鍵資源,對疫苗研發至關重要。

 

一旦撤資,不僅削弱世衛的疫情監測能力,也將降低全球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防禦力。此外,美國自身的疾病防控體系亦將受創,特別是於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將無法參與世衛協調的流感疫苗決策,並失去訪問世衛基因數據庫的權限,將嚴重阻礙美國疫苗與藥物的研發進程。

 

世衛、美國兩敗俱傷!專家:僅有中國將受益

 

儘管川普聲稱是因中國在世衛的影響力過大而退出,但多位美國專家警告,若美國真的退出世界衛生組織,不僅將失去在全球衛生領域的重要影響力,更可能讓中國坐收漁翁之利,填補美國留下的權力真空。

 

曾在小布希擔任美國政府高級生物防禦官員的Kenneth Bernard批評稱,「這實在是愚蠢的決定,」美國留下的空缺可能會被中國填補,這顯然不符合美國的最佳利益。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項目主任Bonnie Glaser進一步指出北京會將美國退出世衛視為機遇,「中國可以藉此放大自己的論述,宣稱美國是個不負責任的國家,正在加劇全球不穩定,不適合成為全球領導者。」

 

事實上,中國已開始行動。在川普表達退出意圖的次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即表示,中國將「積極應對氣候變遷挑戰」,並「一如既往支持世界衛生組織履行職責」。

 

專家指出,儘管中國目前對世衛的資金貢獻僅約1.75億美元(約新台幣57億元)遠低於美國,但它仍可透過「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盟友擴大影響力,並繼續推動世衛2030年「全民健康覆蓋」(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 UHC)的目標,以進一步鞏固其在國際公共衛生領域的領導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川普宣布退出世衛兩週後,阿根廷總統Javier Milei也宣布準備退出該組織。雖然阿根廷每年僅貢獻約800萬美元(約新台幣2千6百萬元),預計不會對世衛造成重大財務影響,但BBC指出,若更多國家跟進退出,將嚴重影響世衛作為全球衛生機構的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