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統一?解決溫室氣體核算標準不同困擾
兩大國際組織於 9月9日宣布建立戰略夥伴合作關係,旨在統一合併 ISO 1406X 系列氣候減緩標準,以及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的企業會計與報告(Corporate Accounting & Reporting)、範疇2和範疇3標準,推出聯合品牌的國際統一文件,並計劃共同制定新的產品碳足跡標準,以回應供應鏈對排放數據日益增長的需求。
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 (GHG Protocol) 是由世界資源研究所 (WRI) 和世界永續發展工商理事會 (WBCSD) 共同發起的一項全球性倡議行動,旨在為企業、政府及其他組織提供一套國際公認的溫室氣體與報告標準。
GHG Protocol 標準因其詳細的指導和深入的解釋而得到廣泛認可,已被納入並引用於主要的全球永續發展報告框架,包括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 (IFRS Foundation) 的 ISSB 標準,以及構成 CSRD 法規基礎的歐洲永續發展報告準則 (ESRS)。
而 ISO 標準在法律和監管框架中獲得更正式的認可,其中 1406X 系列已轉化為評估和核實交易計劃中溫室氣體排放的法律框架。 ISO 的文字往往更簡潔,而 GHG-P 標準則更具規範性,為使用者提供更多實用細節。
過往,ISO 1406X 系列標準和 GHG Protocol 標準各自獨立發展,範圍及驗證指引不盡相同,造成企業、政府與審計機構在溫室氣體排放核算上的困擾。根據雙方的聯合聲明,此次協調可減少市場混亂、簡化合規程序,並讓使用者能「依循一套一致性的框架」。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秘書長 Sergio Mujica 形容,這項協議是「碳會計領域的新時代」。GHG Protocol 指導委員會主席 Geraldine Matchett 則強調,這項歷史性的合作協議將大幅降低標準的複雜度,促進跨領域、跨經濟體的科學基礎減碳實踐。
這項行動也獲得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ISSB)、COP30 高層代表及投資界支持,認為有助於建立一套全球共通的碳排放核算語言,減輕企業的測量及報告負擔,並提升政策的連貫性與可比較性。
根據雙方的聯合聲明,此次協調可減少市場混亂、簡化合規程序,並讓使用者能「依循一套一致性的框架」。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碳會計領域的新時代」,建立一致性的碳排放核算標準
兩個組織先前早已展開合作。ISO 預計在 2025 年底發布的淨零標準,就已引用 GHG Protocol 的定義作為參考,用於規範如何計算範疇一(直接排放)、範疇二(間接排放)與範疇三(包含供應鏈)的排放。ISO 與 GHG Protocol 也正在協調對「碳中和」相關的處理方式。
此次雙方深化合作關係,外界分析,透過結合 ISO 在法律與監管上的影響力,特別是在廣泛使用 ISO 1406X 的歐盟國家,與 GHG Protocol 在自願揭露與投資者框架中的普及度,未來有望建立一致性的標準,成為監管機關與企業部門共同遵循的基準。
不過,如何處理驗證方式、基準年份、數據可得性與組織邊界等差異,將是決定新制度能否真正提升氣候行動雄心,而非僅止於簡化文書作業。
雖然雙方尚未公布時間表,但永續發展顧問、碳會計聯盟(Carbon Accounting Alliance)共同創辦人 Andrew Griffiths 認為,兩個組織至少需要 18 至 24 個月,才能推出完整的綜合標準。他同時也是 ISO 淨零標準工作小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