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10年百億綠色成長基金啟動!台灣大、中華開發等12家投資人出列,瞄準綠色新創隱形冠軍打國際盃

10年百億綠色成長基金啟動!台灣大、中華開發等12家投資人出列,瞄準綠色新創隱形冠軍打國際盃
撰文: 陳嘉怡     分類:ESG快訊     圖檔來源:陳嘉怡攝 日期:2025-07-18

要發展綠色永續產業,除了技術,資金更是關鍵。環境部去年向國發會申請100億元「台灣綠色成長基金」,18日公布「加強投資綠色成長淨零產業實施方案」首批12家搭配投資人名單,宣告「台灣綠色成長基金」邁入實質投資階段。

你可能會想看:

10年百億綠色成長基金如何申請?投資對象、申請條件、時程,6大QA一次看

 

綠色成長基金鎖定6大領域新創,單案投資金額最多可拿1億元

 

環境部次長葉俊宏表示,過去環保機關多是環境稽查的角色,這次則是首度與民間創投合作,採取共同投資、綜合管理的新模式,透過國發基金提供的100億元「綠色成長基金」,引導民間創投資金投入,希望加速國內外企業投資台灣的淨零、循環經濟、調適與AIOT應用等領域產業,推動產業綠色轉型。

 

綠色成長基金投資鎖定尚未上市上櫃的新創產業,受投資者可得到2000萬至1億的投資金額。若投資案符合六大領域,包括資源循環新興產業、深度節能與能源效率提升產業、前瞻能源與科技儲能、數位與低碳技術應用、碳捕捉與負碳技術及氣候調適與防災技術,政府投入資金比例最高可達3倍。

 

環境部綠色戰略辦公室副執行長吳珮瑜說明,目前許多淨零技術都還在發展階段,像是碳捕捉再利用等,對民間投資人而言具有一定風險;而綠色成長基金的優勢是有公部門資金,可以共同分擔風險,同時也能借重民間創投在投資評估與風險控管方面的專業,協助找到合適的新興產業作為投資標的。

 

 若投資案符合資源循環新興產業等六大領域,政府投入資金比例最高可達3倍。圖片來源:環境部簡報

 

首批12家搭配投資人到位,盼助力綠色新創「一起打國際盃」

 

首批公布的12家搭配投資人名單,不乏有出身科技產業、集團旗下子公司眾多,或是已長期專注投資綠色產業等背景,紛紛拋出可以協助綠色新創產業,媒合資源、串連供應鏈等誘因。

 

台灣大哥大投資與策略總監藍兆君表示,他們隸屬於富邦集團旗下子公司眾多,從通訊、雲端、電子商務等都有資源和技術,能夠協助新創發展;對於他們而言,永續包裝循環經濟、再生能源儲能技術等,能與自身業務結合的綠色新創,都是很有吸引力的投資標的。

 

活水影響力投資總經理陳ㄧ強提到,他們是台灣首支以環境科技為核心的創投基金,看好再生能源科技、循環經濟等新創發展潛力,例如曾投資將回收廢牡蠣殼變成電腦外殼的新創,希望帶著這些有潛力的隱形冠軍,將台灣的環境科技擴展到更多國家。

 

SparkLabs Taiwan財務經理陳世瑋表示,除了會看中新創團隊的技術或服務能否落地,也希望應用場景不要只侷限於台灣,希望新創能將目光放遠「一起出去打世界盃」。他舉例,他們投資的ㄧ家新創是利用碳轉換技術,將二氧化碳轉換成有經濟價值的產物,吸引國內外的石化、鋼鐵業上門合作,未來也計畫帶著這家新創參與綠色成長基金投資方案。

 

綠色成長基金投資首批12家搭配投資人名單。圖片來源:環境部簡報

 

初步篩選出60多家投資對象,將與搭配投資人展開媒合

 

不過,投資難保百分之百都成功,葉俊宏表示,新創投資應容許有一定比例的試錯空間,方案設有分階段投資、專案審查與投後管理機制,若企業順利上市,綠色成長基金就會退出;若是經營不善,則會啟動輔導與處分配套,避免資金沉沒。

 

吳珮瑜表示,只要看到有潛力的投資專案,除了書面審核,環境部也會請專家進場評估該案商業模式可行性,並召開審議會;決定要投資後,國發基金將定期追蹤確保投資成效。

 

目前環境部已從140餘家潛力的投資對象,初步篩選出60多家進入評估,近期將與12家搭配投資人展開媒合,希望搭配民間創投資源,由專業投資人評估,讓首個公私合作的綠色成長基金投資案儘快誕生。今年9月及12月也將再辦理搭配投資人的遴選。

 

首場募資企業推廣說明會訂於7月24日舉行,8月13日將結合「2025創投年會」辦理專場媒合會。環境部表示,目前方案的募資申請已全面開放,企業可在綠色成長基金網站提出線上申請,爭取與搭配投資人媒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