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上述所提及的企業,抑或是觀察國內各大關於 ESG 獎項得獎的企業,不外乎都是大型集團。但是就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要組成的市場環境,如果只有那2%的大型企業在「喊燒」,那這會不會又僅是一場曇花一現的潮流跟隨?
根據 2021 經濟部中小企業白皮書中提及,2020 台灣中小企業家數為 154 萬 8,835 家,占全體企業 98.93%;中小企業就業人數達 931 萬 1 千人,占全國總就業人數的 80.94%。
就業人數佔全台灣81% 的中小企業,往往沒有將ESG列為公司的主要營運策略,僅以「利潤」、「控制」與「成長」作為公司每年追尋的進程。在過往與許多台灣中小企業主溝通的過程中,大家不外乎回答的是「我知道這個議題重要!」、「沒有人跟我們說要怎樣來進行!」、「企業以追求利潤為前提,重點是要怎樣賺錢」、「我每年都給員工加薪,這樣不好嗎?」。上述的這些回答,其實只要企業主願意改變,就有機會參與企業向善的運動。
然而為什麼中小企業也要共同參與呢?有三點要跟大家說明。
1. 世界經濟論壇在 2022 的全球風險報告中指出,在近一兩年中,極端氣候、民生危機、氣候行動失敗、社會凝聚力喪失、傳染性疾病依舊是最迫切的威脅。中小企業對於上述風險的應變能力通常都未能事先準備,也未有足夠的後援來因應,然而如果能夠先在 ESG 上有所作為,則有機會延緩危機所帶來的衝擊。
2. Z 世代(1990 年代末至 2010 年代前期出生)的年輕人已逐漸成為未來的消費主力,這個世代對於「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的議題相當地重視。再者 Z 世代由於資訊傳遞相當迅速,當企業道德議題被揭露時,所引發的公關危機將會無止盡地快速「炎上」。因此許多大型企業早已開始研究面對 Z 世代的市場時應有的策略與作為,而身為提供許多未來消費世代服務與產品的中小企業們,如果在 ESG 上未有準備,許多事件一爆發後,往往得到的是網路上言論的攻擊與強烈抵制。
3. 碳排放的議題看似很遠,然而有超過 25%的中小企業,面向的是外銷的市場。在面對主要出口國或區域對於減碳議題越來越嚴格的要求,中小企業到底有沒有做好準備?另外身為大型企業供應商的中小企業,是否也能因應業主在 ESG 面向上的要求而全面提升呢?
第一步,檢視企業本身在 ESG 上的績效
對於中小企業要如何參與 ESG?第一步即是要檢視企業本身在 ESG 上的績效,才有辦法研擬出未來在 ESG 上的策略與改善方案。其實目前市面上有許多工具可供大家參考,筆者在此也提供一種檢測方法,讓大家可以快速理解自身企業在ESG 上所累積的成果。
利用全球B型企業運動推出的「商業影響力快評表」 ( Quick Impact Assessment, QIA) ,可迅速為企業在「公司治理」、「員工照顧」、「環境友善」、「社區照顧」與「客戶影響力」上進行簡單的健檢,當需要再進一步擬定管理政策與相對應的制度時,則可以再進行「商業影響力評估」 ( Business Impact Assessment, BIA)。
此一評估標準已獲得國際間 15 萬家企業採用,不僅能迅速與國際接軌,更可以「具體」且「量化」地呈現在 ESG 不同面向上累積的成果,以及尚可努力的目標,同時也可以作為未來提升路徑的藍圖。而如果中小企業想更進一步,則可以獲得由美國 B 型企業實驗室頒發的 B 型企業認證,成為「對世界最好的企業」一員。截至目前為止,台灣共計有 34 家的企業得到 B 型企業認證,如綠藤生機、茶籽堂、鮮乳坊,以及 Impact Hub Taipei 等,上述的企業也都藉由 BIA 來重新思索企業的 ESG 策略。
中小企業投入 ESG 的改善,是一種對未來的投資,再者這樣的投資,除了實質的資金投資外,更需要的是由上而下的共識,還有全體夥伴的投入與時間的累積。然而唯有當 ESG 真正從大型企業的主流運動,進而落實到連中小企業都一起重視時,這一股 ESG 的運動才不會僅是曇花一現的時尚風潮。而中小企業在全面提升 ESG 的面向後,才更有餘裕來避免步入衰退,同時在面對多元挑戰的未來時,才會更具有競爭力!
※本文授權自Impact Hub Taipei,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