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投資ESG和退休生活息息相關!台灣ESG,未來如何成投資顯學?

投資ESG和退休生活息息相關!台灣ESG,未來如何成投資顯學?
撰文: 黃健誠     分類:ESG永續台灣國際峰會     圖檔來源:蕭芃凱、陳睿緯 攝影 日期:2022-03-21

由《今周刊》主辦的第2屆2022「ESG永續台灣」國際高峰會,以「擁抱變革、共創美好」為題,邀請產官學界代表,針對淨零轉型、氣候變遷、永續經營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此次活動除了台灣產官學界代表之外,更請來國際級講美國耶魯大學商業與環境中心聯合主任Todd Cort及M&G Investments 基金經理Alex Araujo等人,解析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會議」(COP26)舉行之後,國際間重要ESG趨勢及投資人應有的投資策略。

Todd Cort指出,COP26有幾大重點,分別是締約國達成協議加快「不倒退機制」、所有締約國須提出新的國家自定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加速排碳量的曲線下降。

 

▲國際權威講者耶魯大學永續財經中心主任Todd Cort以「COP26後的碳交易市場」為題,進行演講。(圖/陳睿緯攝影)

 

其次,在格拉斯哥公約中,也要求減少各國減少對煤礦生產和化石燃料的大幅補助,這也是在締約國協議中,首次提到化石燃料,雖然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大進展,但也有人認為這不足以加速潔淨能源轉型。最大的難題在於,多個國家並不希望已投入大多資金的化石燃料和煤炭徹底退場,且包括中國、美國等大國並未簽署。

 

已開發國家對新興經濟體的氣候融資雖以大幅增加,也在2015年的巴黎氣候協定達成共識,已開發經濟體要向新興經濟體挹注資金,但是缺乏快速轉型為再生能源所需資金的新興經濟體需要更多資金,但2015年所承諾的資金僅一小部分到位。

 

Todd Cort也提到,更重要的是,在巴黎氣候協定第6條提議中,要建立國際碳交易架構,雖然當時並未達成協議,但在格拉斯哥協議中,各國未來將會就國際碳交易架構達成共識,這就為未來帶來深遠意義。

 

格拉斯哥協議達成後,將確保碳權不會重覆計算,且由於協議規定碳權雙邊貿易不徵稅,代表可加速雙邊碳交易、提升效率,意味著未來希望以減少排放量為先,其次才是購買碳權,在各國可在市場上買所需NDC後,碳市場的交易規模可望擴大,且也避免碳權市場上充斥重覆碳權,有效控制供給,讓碳權大幅成長、降低價格波動等,且在此協議之後,森林、再生能源、農業技術等,將成為市場主要碳權來源。

 

上述格拉斯哥協議中的重點達成以後,可望少對碳權的依賴,轉而以減排為首要目標,也將吸引最多投資。

 

在永續投資方面,M&G Investments基金經理 Alex Araujo則提到,雖然多數人只想到自己所持有的標的,但不可忽略的是要評估其ESG風險,避免不符合永續的要求。以美國為北加州提供公用事業服務的PG&E為例,當時因輸電線管理不善,為加州帶來森林大火,最後在2018年宣布破產,所幸他們在永續分析後,就已決定不予投資,因此也得以避免損失。

 

▲M&G Investments基金經理 Alex Araujo以「企業及基礎建設的永續投資」為題演講。(圖/蕭芃凱攝影)

 

另外,傳統的ESG投資方案以潔淨能源或再生能源為主,但過去大家一窩蜂買進這些標的,資金湧入永續基金,讓潔淨能源、再生能源公司的估值已過高,但隨著熱潮退去,投資人可能會面臨大幅虧損,因此為了避免大幅虧損,他們以投資轉型期的公司為主,但這些公司不見得是一般投資人會去投資的標的之一。

 

不過,如美國的上市電力公司AES原本燃煤發電占比很高,並不符合公司的投資標準,但在向AES強調能源組合去碳化的重要性後,公司也在2020年拍板投資,主要是因為AES去碳化情況有所改善,淘汰和減少對碳密集發電資產的投資,取而代之的是再生能源,日前他們也宣布在2025年前淘汰燃煤發電,這樣的案例也說明溝通、支持和持續監測改善過程,最終會帶來成功轉型。未來,碳密集度跟碳排放量持續降低後,有助於實現全球能源轉型。

 

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董事長林修銘指出,,對於ESG在台灣的發展,集保推出IR平台是全球第一個,將外資極為重視的ESG評等,彙總對投資大眾及機構開放的平台,此平台已成為台灣最主要的ESG資訊來源之一,國際ESG評等也在此平台上一覽無遺,也扮演台灣公司吸引外資的可靠夥伴。

 

▲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董事長林修銘以「用數據看台灣ESG發展與挑戰」為題,進行演講。(圖/陳睿緯攝影)

 

有鑑於ESG是未來的重要議題,林修銘也提到,在《Sustainalytics》報告中,台灣在ESG的表現,優於日本、中國及韓國等主要競爭者,從產業來看,銀行業及交通業的表現最優,半導體、化學鋼鐵等傳產也表現不俗。

 

不過,台灣企業的ESG也有不足之處,例如,台灣公司董事獨立性整體仍弱於全球水準,相對於外資期待超過3分之一、甚至超過2分之1,多數台灣公司仍僅具備法規最低5分之1水準。

 

未來集保仍會致力持續協助發行公司利用數據、報告,制定具體ESG改善目標與策略,也強化平台功能,讓大眾取得更多ESG的有用資訊。

 

台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也以「ESG社會變遷中的企業責任」為題,分享台灣房屋為了ESG所做的努力。彭培業表示,台灣最龐大的一股力量來自於中小企業,這些中小企業的就業人口高達1000萬人,但中小企業可以做些什麼事,是相當值得思考的事。

 

▲台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以「ESG社會變遷中的企業責任」為題進行演講。(圖/蕭芃凱攝影)

 

台灣房屋在2010年見到國道三號山崩事件以後,決定開始環境造林、友善食安及樂齡建築等幾個面向,在環境造林部份,台灣房屋推動十年樹林計劃,植樹為長遠的計劃,當企業員工知道公司的計劃,也能了解企業是以長遠的角度經營。

 

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則指出,ESG永續投資該如何發揮正向影響力,甚至是將影響力更加擴大,這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可以成為個人投資或是退休規劃的一環。

 

王儷玲表示,ESG投資市場規模持續增加,2020年全球市場總資產約達154兆美元,根據Bloomberg估計,至2025年全球ESG資產有望超過53兆美元,將占全球過3分之1的總管理資產。

 

▲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以「ESG永續投資正向影響力」為題,進行演講。(圖/陳睿緯攝影)

 

而在疫情之後,投資人也更重視ESG的主題,加速投資人參與ESG投資,有9成以上資產超過2000億美元的大型機構法人與退休基金增加ESG投資,這也可見ESG在未來投資舉足輕重的重要性。

 

王儷伶也提到,預估至2050年能源轉型商機至少上看90兆美元,而過去ESG指數的績效可以超越傳統指數,其原因在於ESG做得好的公司代表其風險控管能力也較好,永續力、營收表現、品牌等表現也都較佳,因此也有越來越多退休金計劃選擇ESG做為投資標的。

 

不過,碳成本未來若放到台灣企業經營裡,成本增加以後,是否會讓台灣競爭力折損,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企業對於2050年零碳排是有共識的,但轉換過程中需付出極大成本,但消費者如果想要永續未來的美好生活,就會需要付出短期代價,不過,但大家對此更有共識後,成本就會降低,而專精於ESG的公司也會成為未來投資的主流。

 

林修銘也說,綠色退休是每個人都要學習的課題,未來是老年化社會,每個人都要安排自己的退休生活,如果有錢,但環境卻不好,生活一樣不好,因此退休跟ESG兩者息息相關,未來勢必也會緊緊結合。

 

圖說:▲M&G Investments 亞洲區(日本除外)機構法人及通路業務總監林長忠

 

至於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未來的投資佈局應如何配置,M&G Investments 亞洲區(日本除外)機構法人及通路業務總監林長忠表示,M&G有170年歷史,看過工業革命的變革,與時俱進到CSR投資、2021發表《Sustainalytics》報告,揭露關於2030、2040、2050的綠色能源之路,直到全面零碳排,有四個元素包括企業承諾、資訊揭露、社會影響及公司治理。

 

林長忠表示,像是M&G加入企業行動100,用「打群架」的方式成功讓BASF 將2050承諾零排放或碳中和放在董事會議紀錄裡;又如資訊揭露方面,M&G也主張持續製作永續經營報告,也協同脫碳聯盟(Powering Past Coal Alliance, PPCA),也是把承諾放在永續經營報告書裡。

 

另外,在2030年M&G所有可掌握的退休保險金投資標的裡,都主張要「脫碳」,因此未來在5000億的管理資產中,將要完全做到碳中和,而退休基金最大的秘密武器就是不看短線,所以不會被現在的金融市場限制想像,投資的標的不能只用盈虧來看,像可能一間公司賺了錢,但他可能污染了你家後面的河川,所以我們期待能形成社會影響,也在去年用了70億美元來培養能獨角獸。

 

在資產配置方面,我們也傾向用未來基礎建設角度去囊括能源轉型跟再生能源,這就好比都市更新與重劃區的差別,都更後還是人們原來住的地方,但重劃區也許有綠色獨角獸,因此要非常長線地補捉新的技術,反回饋給猶如都更般,傳統能源的轉型的機會。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