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台灣規劃綠色運輸,轉型電動車就有用了嗎?

台灣規劃綠色運輸,轉型電動車就有用了嗎?
撰文: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分類:低碳綠色生活     圖檔來源:達志 日期:2022-07-13

我國2050年淨零路徑中,為達到運輸部門減碳效果,設定目標2040年新售車輛100%電動化。不過,地球公民基金會認為,即使「全部車輛」轉為電動車也無濟於事,台灣仍有公共運輸不便的問題,完善綠色運輸規劃、減少私有運具才是更低碳的交通方式。交通專家也建議,永續的綠色運輸就如同均衡飲食,應該以公共運輸做為「主食」,同時不偏廢其他運具。

小客車為大 運輸碳排占國家總體12% 九成六來自公路運輸

 

跟上國際淨零腳步,今年3月國發會公布「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針對運輸、住商、製造、能源等部門,預計在2030年前投入將近9000億元預算,執行相關減碳工作。

 

運輸方面,2019年運輸部門碳排量約占國家總體排放12.8%(3699萬公噸)。根據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統計資料,國內運輸部門的碳排放以公路運輸最高,占比高達96.76%,其次為軌道運輸,僅占2%。進一步細看公路運輸系統的碳排組成,則是小客車碳排放占比過半、最高,機車僅占12.98%。

 

交通部運研所提出報告建議,應優化公共運輸服務,促進民眾選擇公共運輸取代使用私有運具。報告指出,雖然國內持續加嚴汽車能源效率標準,有達成實質減碳效果,但小客車車輛登記數持續增長,整體小客車碳排仍將增加。根據交通部統計資料,小客車登記數從碳排基準年(2005)的563萬輛,2021年增加至710萬輛。

 

台灣運輸碳排現況。圖片來源:座談會簡報

 

私有運具好方便、還是公共運輸太不便?

 

地球公民基金會6月28日邀請交通專家舉辦座談會,指出國發會淨零路徑雖明確運具電動化的轉型願景,設定目標在2040年達成所有新售小客車均為電動車,但對公共運輸沒有太多著墨。

 

我國對私有運具的依賴從何而來?台灣交通安全協會副理事長林志學解釋,台灣各地的交通現況,普遍的路權弱勢者都是選擇低碳交通的用路人,如人行道或自行車道規劃不良、公共運輸不便利、機車路權不彰等,長期下來,民眾容易心生「駕車較方便安全」的念頭,而滿足私人運具的道路規劃,導致惡性循環,進一步壓縮步行、公共運輸的空間。

 

台灣交通安全協會副理事長林志學認為,低碳用路人長期處於路權弱勢,民眾因而對私有運具產生依賴。圖片來源:擷取自座談會直播

 

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楊書容指出,管制私有運具是首要任務,綠色運輸轉型工作應優先於運具電動化,才能進一步改善交通問題、推動公共運輸。

 

他表示,運具電動化應該採多元方式進行,搭配公共運輸、共享運具、電動自行車等組合,讓民眾在汰除燃油車之後不見得要更換電動車,擺脫一台燃油車換一台電動車的「一換一」思維。

 

楊書容強調,單純把所有車輛換成電動車,整體交通問題也無法解決。中央及地方應提出中長期綠運輸發展目標,先全面改革交通環境,提供民眾更便利的公共運輸、低碳運輸選擇。

 


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楊書容呼籲,綠運輸應優先於電動化,中央、地方都要提出具體的綠運輸目標。圖片來源:擷取自座談會直播

 

當騎車出門成為日常 學者:先從民眾觀念改變

 

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助理教授鄭祖睿表示,許多台北以外縣市民眾都認同「沒有車像沒有腳」,不論移動距離長短都要騎車或開車出門。他調查更發現,南部縣市有高達85%以上的旅次都是私有運具移動,其中1公里內的短旅程更是占六成,凸顯大眾運輸等公共建設不便的問題。

 

鄭祖睿比喻,永續的綠色運輸就如同「均衡飲食」,要以公共運輸做為主食,不能偏食排除其他種運具,要正視每種運具的必要性,相互搭配。如完善鐵路或公車系統,民眾可以騎車到車站轉乘,比起民眾換電動車更永續。

 

 

機車是民眾生活重要代步工具,「騎車逛菜市場」的場景已在無形中成為日常。資料照。攝影:李育琴

 

鄭祖睿強調,不論何種交通規劃,民眾的觀念都是關鍵,綠色運輸不是要求民眾避免出門,而是以其他更低碳的選擇,完成原本的出行規劃。

 

前台北市交通局長鍾慧諭建議,只要政府落實大眾運輸導向型發展理念(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尤其加強偏鄉的公共運輸系統,就可以減少私有運具,實現「節約用車」。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