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人資必讀!如何建立職場霸凌申訴SOP?申訴內容至少包含這幾項,一文看懂六大步驟

職場霸凌申訴怎麼處理?HR必知的6大流程一次看懂,從調查、決策到預防...高效又公平應對
撰文: 陳業鑫律師     分類:S社會責任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5-02-12

如何建立職場霸凌申訴處理標準作業流程(SOP)?「最近本公司職場霸凌申訴事件頻傳,總經理希望建立SOP,並培訓企業內部處理職場不法侵害案件受理申訴、調查、評議的專責種子人員,請問我們應該如何建立?」一位公司人資長開年就問我上述問題。

 

職場霸凌不僅影響受害員工的身心健康,也損害企業的工作氛圍、人際互動與士氣。

 

為了確保公司能有效處理職場霸凌案件,並保障勞工的基本權益,企業應建立一套清晰的申訴處理機制,確保公平、公正且高效的應對方式。

 

以下為企業人力資源(HR)人員處理職場霸凌申訴的標準作業流程(SOP)。

 

職場霸凌申訴處理流程應包含哪些項目?

 

依照勞動部「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指引」規定,職場不法侵害申訴處理流程應包含下列事項:

 

一、申訴受理與初步處理

 

人資部門應設立。雇主應建立職場不法侵害事件通報機制,並讓所有工作者清楚通報事件之程序及方法,以確保組織內發生的不法侵害事件得到控制;

 

通報系統可與現有之人力資源部門或職業安全衛生部門整合,指派專責人員提供協助,並可透過建立申訴或通報單、電子郵件、專用電話等多元申訴管道,書面申訴(電子郵件、紙本信函)及口頭申訴(由專人記錄)均應允許。

 

受理申訴時,應保持保密性,確保當事人不受二次傷害。

 

申訴內容應包含:

 

申訴人基本資料(姓名、部門、職位等)、霸凌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情境、

 

涉及人員(加害人、目擊者)、具體霸凌行為與影響、其他相關證據(如電子郵件、對話紀錄、錄音等)

 

再來進行案件分類與評估。

 

依據霸凌行為的嚴重性,將案件分為一般性(如偶發言語衝突)或嚴重性(如長期歧視、身心傷害)。若涉及違法情事(如性騷擾、暴力行為),應即時通報主管機關或警方處理。

 

接著確認調查必要性,若申訴內容具體且證據充分,即啟動正式調查程序。

 

若證據不足,可請申訴人補充,或視情況建議當事人尋求其他內部或外部資源協助。

 

建立職場霸凌申訴處理標準作業流程,第一步是申訴受理與初步處理。

 

二、調查與處理程序

 

即刻成立調查小組,可由人資部門主導,邀請相關部門主管或獨立第三方(如法律顧問)共同參與調查。

 

調查小組應確保中立,不得讓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係者參與。在進行資料蒐集與訪談過程中,稟持專業對申訴人、被申訴人及相關證人進行訪談,確保每位受訪者能自由表達立場。

 

可參考現有證據(如監視錄影、電子郵件、聊天紀錄等),進行客觀分析。訪談時應以保密原則進行,避免造成受訪者不必要的壓力。

 

之後的案件審查與評估,根據訪談結果與證據,評估是否確實構成職場霸凌。若確定屬實,擬定合理的處理方案,包括懲處、調職、輔導等措施。

 

三、提出處理建議與決策

 

人資部門向高層管理報告調查結果與建議處理方案。較慎重者,可組成認定委員會,由勞資各方代表組成,檢視調查報告及建議處理方案是否適法妥適。

 

依據企業內部規範及勞動法令,對加害人採取適當的處置,如警告、記過、調離現職,嚴重者甚至可以解僱方式處理。

 

同時提供受害者心理諮商及工作環境調整,並對加害者採取法律行動,確保其不受進一步傷害。

 

四、後續追蹤與預防措施

 

追蹤申訴人狀況,確保其未再受到報復或其他不公平對待。若有必要,可安排心理輔導或員工協助方案(EAP),並定期與相關部門主管確認調整改善情況。

 

五、預防與教育訓練

 

建立明確的職場霸凌防治政策,並納入公司員工手冊。定期舉辦職場霸凌防治教育訓練,提高員工與管理階層的意識。設置匿名檢舉機制,鼓勵員工勇於反映問題。

 

六、政策檢討與優化

 

每年檢討霸凌申訴機制的執行成效,適時修訂相關規定。參考法院及主管機關案例與法規修正,確保企業防治職場霸凌政策符合最新勞動法規要求。

 

職場霸凌申訴處理流程的目的為何?

 

有效的職場霸凌申訴處理機制不僅能維護企業內部的公平與和諧,也能降低法律風險,提升企業形象。

 

透過明確的申訴程序、公正的調查機制及妥善的後續追蹤,公司能夠建立健康的職場環境,讓員工在安全、尊重與支持的氛圍下工作。

 

企業人資部門應積極落實此標準作業流程,以確保霸凌事件獲得妥善處理,並預防未來類似事件的發生。

 

作者簡介_陳業鑫

在台灣勞動法園地辛勤耕耘的工作者。

台灣唯一同時具有法官、勞動局長、訴願審議委員會主委、金控公司董事、公司治理委員會委員經驗的律師。

目前致力於勞動法普及教育,除以主題式企業內訓從源頭減少勞資糾紛風險外,亦於各民間團體授課,期使勞資雙方對勞動法適用有正確觀念,知悉權利義務邊界之紅線,消弭不必要的爭議。

新著作上市《懂一點法律3:勞資小白超實用寶典 32道勞資難題,招募、資遣、性騷防治全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