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個月,特斯拉(Tesla)股價上漲了37%,俄烏戰事可說是真正的原因。特斯拉在美國時間4月1日公布了今年第一季所交貨的電動車達310,048輛,年成長68%,較上一季小幅成長,小幅低於華爾街預期,因為疫情使特斯拉的生產稍許受到影響,但生產情況仍比其他競爭者為佳。
上海廠是特斯拉主要的成長動力,雖然近日上海疫情爆發封城,特斯拉配合當地政府規定,自3月28日停止生產,直到4月4日尚未恢復生產。特斯拉上海廠每周生產6000輛 Model 3 和10000輛 Model Y,2021年該公司交車達936,172輛電動車。
自2019年起電動車成長快速,根據國際能源署(IEA)資料,2019年約220萬輛電動車銷量,2020年約300萬輛,2021年則達660萬輛,占全球汽車市場達9%,所以2021年汽車銷售成長量是來自電動車的貢獻。
根據統計,目前全球約有1600萬輛電動車在街上跑,2021年以中國銷售了340萬輛占比最高,2021年歐洲則銷售了230萬輛,年成長達70%,驅動力來自歐洲新的減碳新標準和政府的補助,2021年美國則銷售超越50萬輛,美國地區電動車仍是特斯拉的天下。不過,除了特斯拉和通用汽車外,美國政府仍對其他廠牌電動車給予減稅優惠。
停止生產內燃機汽車 全球政府堅定推動電動車
最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豐田汽車於去年底宣布,將投資4兆日圓於電動車,將在2030年前推出30款電動車,並訂定2030年全球電動車銷量達350萬輛,此前豐田電動車主要還是以混合電力汽車為主,占比達28%。
在2020和2021年間,全球多數政府公布了停止生產內燃機的汽車,同時,政府機構的交通工具也大都改成電動車,美國政府宣布至2030年電動車數量要達到全部汽車的50%以上,增加50萬個充電點,增加消費者信心,歐盟則宣布2035年將車輛碳排放歸至零。
除了日本豐田,2021年11月聯合國氣候峰會,通用、福特、富豪(Volvo)、戴姆勒‧賓士(Mercedes-Benz)等都簽署零排碳宣言,同意2040年前逐步停產石化燃料動力汽車。
電動車成長趨勢不變 投資人別忘了台股供應鏈
在台灣,根據Yahoo奇摩電動車大調查,台灣消費者最想買的品牌是特斯拉,其次是Lexus及BMW,而可接受價位為台幣130萬元左右。
台灣電動車市場成長很緩慢,為何會如此?根據Yahoo的調查,大約近59%的人擔憂充電站不足,58%的人則不清楚後續保養資訊,54%的人也不清楚政府的補助方案,至於如何充電也有39%的人不知道。
台灣大多數人對電動車的資訊還是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或是被誤導,因此,車廠和政府應該聯合推出電動車體驗和政策宣導,透過宣傳,以提高民眾接受電動車的程度。
對目前的電動車車主而言,70%的人使用經驗為滿意,除了環保外,省油錢、起步貼背和安靜是最受歡迎的因素,雖然也有61%人表達充電站不夠的問題,家用充電設施尚待完善等,但仍有80%的人表示未來購車仍會以電動車為首選,目前這些人大都每2~3天以住家、超級充電站和停車場為最常使用的充電地點。
相關產品 | 受惠公司 |
電源零件和充電樁 | 台達電(2308) |
檢測和充電系統 | 致茂(2360) |
車用鏡頭模組連接器 | 詮欣(6205) |
車用連接器和線束 | 凡甲(3526) |
影像感測濾光膜和封裝 | 采鈺(6789)、同欣電(6271) |
車用被動元件 | 光頡(3624) |
電動車開放平台 | 鴻海(2317) |
電動車的向上發展趨勢是確定的,台灣的半導體製造和零件供應仍將受惠,如電源零件和充電樁相關的台達電、檢測和充電系統的致茂、車用鏡頭模組連接器的詮欣、車用連接器和線束的凡甲等等,投資人可多加觀察。(作者為前元大金控集團證券公司自營部主管,現任麒鑫投資公司研究部資深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