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海洋資源減少、天然災害加劇... 仰賴烏魚為主的蚵仔寮小漁村,如何走出永續創生之路?

海洋資源減少、天然災害加劇... 仰賴烏魚為主的蚵仔寮小漁村,如何走出永續創生之路?
撰文: 食力/張語屏     分類:SDGs     圖檔來源:張語屏 日期:2023-06-16

曾經仰賴烏魚為主的蚵仔寮小漁村,在以國際規格重整之後的漁港與魚市場,爭取開闢對外道路後,蚵仔寮漁業展現全新風貌。在海洋資源減少與天然災害的雙重隱憂之下,蚵仔寮該如何找到下一步,永續發展?

高雄市梓官區的蚵仔寮,原本是一個沿近海漁業、魚貨交易並以烏魚漁業為主的小漁村,並僅仰賴一條便橋進出高雄市區。

 

雖因掌管漁業的梓官漁會,2001年爆發人事與財務危機,政府收走信用部接管,整個漁村的產業能量降到最低點,卻能從谷底翻身,化危機為轉機,藉由第一屆烏魚節,為蚵仔寮率先開啟了機會之門。

 

你可能也想看:

人生勝利組為何成返鄉青農?從財務長到養鵝人,40歲「這件事」成人生轉捩點,返鄉力拚建立永續產業

七年級生返鄉「3天賠光百萬資金,沒放棄創業夢」 地方創生助北漂青年返鄉創業 創生從地方扎根

 

在進入蚵仔寮港區前,在20多年前原本大多為魚塭地、僅靠便橋通行,因漁會辦理烏魚節而開闢了人車分隔的新路,方便許多。(張語屏攝)

 

海路通了、陸路也要通 因烏魚節開闢道路、貨暢其流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漁業科技與管理系助理教授黃志雄回憶,當年在梓官漁會所策劃的烏魚節相當成功,迎來第一次的觀光人潮,卻苦於進出蚵仔寮的交通不方便,有賴當年時任鄉長、後期的梓官漁會總幹事張漢雄極力爭取,2005年才開闢了如今能夠暢行無阻的「通港路」,也讓整個魚貨交易能量能更加擴散。

 

「由於對蚵仔寮每天當日捕貨、下貨的『現撈仔』新鮮印象,在高雄市大部份的菜市場,幾乎都有從蚵仔寮過去的漁民或批發業者進駐。」蚵仔寮文史協會理事長蔡昌杰說起在2005年後,除了魚市場拍賣,整個高雄市也享有熱鬧的魚市榮景。

 

曾經烏魚年年豐收 卻從250萬台斤掉至2成不到

 

蔡昌杰說,百年前曾在海岸搭寮養蚵的漁村,因歷經徵收做為軍用地、大浪衝蝕後,很早就沒有蚵業型態,後來則以沿海捕撈烏魚最為繁盛。

 

蚵仔寮居民、也是蚵寮小搖滾出資者蔡登財以及黃志雄的父親都是捕烏魚的漁民,他們皆表示,當時蚵仔寮烏魚最豐收時期,光是每年一度在冬天捕撈烏魚,就能有250萬台斤的漁獲量,近十年因烏魚在上游被中國大量捕撈,至今在近海捕撈的烏魚,已剩下50萬台斤不到。

 

分散蚵仔寮的3種烏魚來源

 

黃志雄解釋,在地烏魚的3種魚貨來源,包含野生捕撈、向各地養殖業者收購,再來則是向中國進口,蔡登財則認為,大多都以進口來加工烏魚子比較多,黃志雄也認為台灣捕獲後的管理與保存,比較能讓國人安心食用。

 

漁業發展值得借鏡的3個方向

 

雖然蚵仔寮因漁會的財務整頓,融合漁村文化與行銷活動,努力讓蚵仔寮的漁業從一級產業推向六級產業,帶動起地方品牌,但後期仍有需改進與強化的需求。

 

黃志雄以在梓官漁會服務20年的產業經驗,再加上以漁業科技與管理的學術專業,他與《食力》分享,對於許多像是如蚵仔寮曾是成熟且成功的漁業村落、或者準備要朝向蚵仔寮模式發展的漁村,有3個值得借鏡與改進的方向。

 

1、品牌升級

 

黃志雄以漁會「戀戀蚵仔寮」展售中心的品牌識別,從漁會的LOGO到商品包裝,一一挑選與研究與在地社區的關係、漁業型態與文化,黃志雄當年以圓形為基礎,並務求保留「蚵仔寮」3個字在任何包裝上,並從產品包裝上來傳達故事。

 

2、文化深耕

 

了解地方特有的漁業文化、生活習慣以及特色水產品,漁民怎麼說怎麼捕撈,從漁法到宗教,像是蚵仔寮曾經非常盛行的捕烏漁船,以往的烏魚旗的漁業管理古法、捕漁期間的臨時建築「藏仔寮」與出海前的祈福儀式,都可以好好爬梳出來,並且藉由行銷活動、產品包裝,讓文化保留下來。

 

3、世代傳承

 

漁業其實非常看重世代傳承,早年的討海技術、文化故事,若無人承接、無人訴說,很快就會出現斷層,黃志雄雖然並無接手父親的捕烏魚事業,在漁會的經驗、現在的大學教授身份,都還能夠把管理經驗傳承下去,因此當漁業署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合作辦理漁業公費專班,培育公費生於畢業後從事漁業工作,黃志雄也很期待能夠找到新一代的傳承種籽。

 

盤點海線資源 盼能整合區域力量發展地方產業

 

雖然蚵仔寮努力自力更生,港仔門工作室協會成員劉英凱透露,國家發展委員會地方創生南區輔導中心也正在盤查、訪談,串聯北高雄海岸線(永安、彌陀及梓官),吸引人才回流及發展地方產業的可能性,如串聯起漁業的藍色廊道、農業的綠色廊道,再依地方發展特色產業的橫縱策略。

 

蚵仔寮海岸線飽受海浪侵蝕危害 小漁村未來的生存隱憂

 

「只是,現在你看到整個蚵仔寮到赤崁海岸的海面,除了堤防邊的消波塊,其實原本都是相連的沙攤,而往外推去外海前,還有一道道的消波塊,海面下其實都是大海吞蝕的漁村,有許多的房子,早年的居住痕跡應該都能找得到。」劉英凱說,曾有一對新人剛結婚、在蚵仔寮買好房子,隔天準備搬進去,就已被海水淹沒,顯示天然的海岸侵蝕嚴重性。

 

蚵仔寮文化協會理事長蔡昌杰提供《食力》他以蚵仔寮空拍圖、堆疊對照早年尚存在的村落地籍圖,圖中白線部份,是被海岸淹沒的村落。(張語屏攝)

 

劉英凱原本希望能夠和團隊爭取重建海岸沙灘的計畫經費,有專業工法能夠修補整建,可惜被其他城鎮捷足先登,「雖然現在有堤防阻擋,但仍然擔憂海岸線不斷退後,對漁村仍有潛在的危險。」

 

從堤坊旁到海面上的消波塊,中間曾是沙灘與房子,現在都已淹至海底。(張語屏攝)

 

蚵仔寮曾有繁盛的捕烏魚文化,日後靠著健全的拍賣制度與產業發展,面臨財務金融危機的事件,卻也逆勢打造出符合國際食品安全標準HACCP認證的加工廠與魚市場,而在海洋資源因人為捕撈與漁村受天然災害的海洋侵蝕之下,漁村裡的產業、教育與人文關懷,仍然需要在地與外部力量的持續關注,才能永續發展。

 

※本文授權自食力,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