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聽起來是再平凡不過的日常了,然而,無論汽車、機車駕駛、單車騎士或是行人,每天走在台灣馬路上,面臨的風險卻超乎想像。
台灣路上,平均每天都有1380人因事故非死即傷,背後的結構性因素長期籠罩,必須審視道路的死角,阻止交通繼續路殺台灣人。
彼時盛夏,疫情肆虐,街上車少了。南台灣空氣燥熱,濡氣歪斜了道路景色,像有溼熱靈魂緩緩騷動。印度工程師尼爾瑪爾談到朋友蘿拉,折騰好久,終於可以回到她遠在薩爾瓦多的家鄉了。
2021年5月,蘿拉騎著她的Gogoro電動機車去做指甲彩繪。台南永康區富強路是條隨處可見的雙線道,她在外線車道往目的地直行,一輛預拌混凝土車則在左側內線快車道行駛,朝同一個方向開。然而,在接下來的路口,預拌車前方的小客車卻因準備左轉慢下來停等,因此預拌車司機向右變換了車道要繼續直行。但蘿拉正好就騎在預拌車換道的路上,於是,預拌車就像鋼鐵海嘯撲向她,後輪輾下⋯⋯。
她就這麼滅頂在他鄉的交通漩渦。修復師6月整理好她的身體,「親友發起活動募資2萬多美元。她可以完整地回家了⋯⋯。」尼爾瑪爾嘆口氣。蘿拉其實不是孤例,交通風險像迷宮裡凶惡的陷阱,隨時、隨地,威脅所有台灣用路人。
10月,在淡水中正東路二段上,作家陳柔縉騎著單車準備回家。這條路的特色是三線轉五線道,右邊是往淡水的地下道,左邊則通往三芝。她原本騎在沿河建成的單車專用道上,但這條專用道沒有向三芝延伸,她要往三芝騎,就必須騎在慢車道。同時,五線道內側兩線也禁行機車,所以機車必須駛在機慢車車道。陳柔縉的單車速度慢,其他機車的速度卻和汽車一樣快,就在這條「慢車道」上,一個外送員的機車,從後方追撞了她……。
3天後,作家不治。她曾用清澈的筆觸,記錄了一個又一個台灣人身上發生的「小寫歷史」,她知道,人們都經歷著自己的喜怒哀樂,卻也同時被時代淘洗,任何人的生命史都反映了更大的歷史。
蘿拉和陳柔縉的故事一樣不只是悲傷的「小寫歷史」,它們映照出的是台灣交通的恐怖「大歷史」,逼我們凝視那些經年累月沒人注意,卻無所不在的「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