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三日,一股淡淡的歡欣情緒,從台灣社會滲了開來,嚴峻疫情封城了七十幾天,指揮中心終於在這天宣布:三級警戒即將取消。解封大悶鍋的曙光,愈來愈清晰。
10GW目標增至15GW
料提供七座核四發電量
撥雲見日的雀躍,同樣在全球離岸風電廠商中蔓延。因為,就在同一天,經歷幾番周折,台灣經濟部終於正式公布了第三階段「離岸風力發電區塊開發場址規劃」,一舉把原本規畫十GW(百萬瓩)的裝置容量,往上增加了五○%,來到了十五GW。如果一切依計畫進行,二○三五年,台灣離岸風力發電總裝置容量,將會超過二十GW(加計四年以後到位的五.六GW),不只能創造相當於七座核四電廠的發電能量,更能促進兩兆元以上的新投資。
在限碳戰鼓頻催、綠電需求孔急的現在,這塊十五GW的肥美風場,立即成為全球再生能源界的焦點。計畫公布至今已經兩個多月,國際風電商熱情參與的情緒,一直沒有斷過,有興趣參與競標這個「海上印鈔機」的國外廠商,愈來愈多。不僅本來的舊面孔,更多了一些重量級的大金剛。
九月中,未曾踏足東南亞的西班牙風能大廠——伊比德羅拉能源集團(Iberdrola),高調宣布,將積極爭取在台中、彰化與澎湖開發三座風場,希望能一口氣拿下六GW的裝置容量。市場更傳出,包括法國能源巨頭道達爾、百年石油大廠荷蘭殼牌及日本住友商社,這些國際一線能源巨擘,都已經秣馬厲兵,躍躍欲試插旗台灣。最快明年第三季,六家得標開發商、六座風場名單,就會出爐。
不過,早在外商叫陣之前,台灣本土廠商已經集結,企圖在這場國際風電大聯盟的新賽局中,力守台灣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