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圖表】台積電綠色供應鏈,戰略全解析!不想失去訂單?供應商須跟上這些標準

【圖表】台積電綠色供應鏈,戰略全解析!不想失去訂單?供應商須跟上這些標準
撰文: 科技新報/林妤柔     分類:G公司治理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5-02-03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減碳已成為各國政策及企業發展的核心戰略。台灣自 2025 年起實施碳費制度,產業減碳成必然趨勢。做為全球半導體產業龍頭,台積電 2023 年合計排放 1,141.8 萬公噸 CO2e,是名副其實的碳排大戶之一。隨著 2050 年淨零碳排目標逐步逼近,台積電亦與供應鏈跟上淨零步伐,積極推動綠色轉型。

台積電如何打造綠色供應鏈?

 

台積電先前宣布加速 RE100 永續進程,將原定 2050 年「全球營運 100% 使用再生能源」目標提前至 2040 年,並將原 2030 年全公司生產營運據點使用再生能源比例由 40% 提升為 60%。

 

自從 7 奈米製程量產後,因導入 EUV(極紫外光)曝光機,台積電用電量一路攀高,相應的碳排放量也逐步上升。然而,半導體產業鏈需要上下廠商相互合作,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是必不可少的方式。

 

你可能也想看:

洛杉磯野火破紀錄重創15萬人!台積電亞利桑那廠,鳳凰城同樣面離野火危機?

台積電將減碳績效列選商指標、金管會公告永續經濟活動認定指引,2025企業三大投資方向一次看​

 

為了提升永續風險控管,台積電要求供應商依循《供應商行為準則》,強化勞動人權、職業安全衛生、環境保護、商業道德與管理系統等各項績效。圖片來源:台積電2023年度永續報告書

 

但,「綠色供應鏈」到底是什麼呢?台積電解釋,為提升供應鏈永續發展,公司將帶領供應商訂立節電、節水、減廢與減碳目標,降低環境衝擊及外部成本,減緩氣候變遷、資源耗竭所帶來的影響。

 

在打造綠色供應鏈的最新一步中,台積電宣布正式將減碳績效列入選商指標,關鍵排放源供應商須簽署溫室氣體減排協議,除承諾 2030 年須達成雙方協議的排放減量目標外,2026 年底前要完成產品碳足跡的第三方驗證,未合規者將減少業務合作,以實踐供應鏈去碳化(Decarbonization)。

 

這也意味在淨零碳排上,台積電已經劃下「減碳紅線」,如果供應商要獲取更多訂單,就必須在淨零下功夫。

 

此外,台積電也同步祭出懷柔政策,首度推出減碳補助專案,提供總額達新台幣 8,400 萬元的補助金,協助供應商投資節能減碳設備。

 

台積公司供應鏈減碳指引。圖片來源:台積電

 

打造綠色供應鏈,帶動全產業鏈轉型

 

業界先前盛傳「不減碳就沒(台積電)訂單」似乎已經被證實,若要成為台積電的供應商,就必須同步做好碳排放管理。

 

台積電資材管理副總經理李文如指出,供應商在減碳方面的成果和積極規劃,已成為台積選擇合作夥伴及採購決策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希望透過合作,雙方能共同邁向淨零排放目標,建立永續的供應鏈。

 

台積電積極與供應鏈合作減碳,並全面落實五大推動方向:完善供應鏈碳資訊管理、最佳化低碳方案、加強與供應商的合作、推動低碳生態系統,以及建立內部減碳制度,共同邁向綠色永續的未來。圖片來源:台積電2023年度永續報告書

 

台積電透露,將以「完善供應鏈碳資訊、低碳方案最佳化、與供應商合作、推動低碳生態系統、建立內部減碳制度」五大方向引導供應商落實低碳管理,公司將減碳目標與成果納入選商評估,並要求關鍵排放源供應商定期共同檢討減碳進度,並提出具體減碳計畫。供應商須於每年指定期限前提交新年度及中長期計畫,確保減排成果符合預期並持續改進。

 

至於如何具體進行碳管理?台積電建議從目標設定、數據盤查、績效確認及減碳行動這四大執行方針下手,透過「供應商環境資訊數位平台」辨識碳排熱點、找出關鍵排放源供應商與原物料類型,進而分配減碳資源並優化效益。

 

台積電建議從目標設定、數據盤查、績效確認及減碳行動這四大執行方針下手,透過「供應商環境資訊數位平台」辨識碳排熱點、找出關鍵排放源供應商與原物料類型,進而分配減碳資源並優化效益。圖片來源:台積電

 

台積電 2023 年首推 1+N 碳管理模式,整合產官學專業資源,鼓勵供應商加速啟動溫室氣體盤查、產品碳足跡計算丶能源管理系統導入、節能機會點診斷、淨零路徑設定等碳管理行動,成功協助超過 30家供應商執行相關永續及碳管理專案。

 

同時,台積電也透過工作坊培養供應商碳盤查能力,例如「溫室氣體盤查」、「產品碳足跡盤查」主題工作坊,由專業講師將複雜的盤查過程進行拆解說明,引導供應商專責人員正確鑑別廠房、產品的碳排放來源與數據計算,進而規畫改善作為達成減量目標;

 

又或者,與經濟部工業局合作推動節能減碳輔導計畫,精進供應商節能減碳能力。據悉,2022 年有 18 間參與計畫,當年總計節電 290 萬度、減碳 1,400 公噸。

 

為強化供應商永續性管理,台積電也舉辦工作坊,向供應商介紹管理重點、現場稽核技巧及實例解析,並進行實例練習與報告分享,提升其永續性稽核能力。同時,積極推動CDP供應鏈專案,協助供應商了解環境資訊揭露的益處、CDP目標與要求。圖片來源:台積電2023年度永續報告書

 

推動再生能源聯合採購,每年有望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50 萬公噸

 

除了碳排管理外,台積電也從再生能源下手。該公司首創國內再生能源聯合採購模式,與誠新電力簽訂每年 10 億度、為期 20 年總量 200 億度的長期再生能源合約,以爭取穩定電價。其中每年 5 億度由台積電認購、另5億度邀請供應商共同認購,預計未來每年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50 萬公噸。

 

台積公司資訊技術及資材暨風險管理資深副總經理林錦坤指出,台積公司落實綠色製造並積極使用再生能源,透過聯合採購模式協助供應商擴大再生能源供應來源,深化其永續營運管理能力,以創新的聯合採購模式攜手產業夥伴推動永續半導體低碳供應鏈。

 

台積公司再生能源聯合採購模式流程。圖片來源:台積電

 

針對供應鏈營運過程產生的碳排放,台積電更積極與供應商進行技術開發,尋求更節能的減碳方案。舉例來說,為解決過多的原物料包材使用,與供應商合作推出「環保循環箱」,利用廠區產生的廢棄塑膠回收再製成循環箱,平均一箱可減碳 0.38 公斤,每年可減少逾 2 萬個一次性紙箱使用;台積電也鼓勵供應商使用以玻璃纖維強化塑膠,取代鋁合金材質的高效能扇葉,提升冷卻水塔運轉能效。

 

台積電也已啟動「供應商液態二氧化碳之碳捕捉計畫」,鼓勵供應商透過改造精餾塔塔頂的管路,增設回收管線捕捉被分離的二氧化碳,將其導回塔內進行再次純化,同時搭配製冷效果更佳的冷凍機優化提純效率至90%以上;

 

亦建議供應商針對其回廠槽車設計「二氧化碳殘液回收系統」,增設管線將槽車內殘餘的液態二氧化碳回收,再進入原料槽重新導回精餾塔進行二次純化。

 

台積公司供應商碳捕捉執行過程。圖片來源:台積電

 

蘋果喊出 2030 年供應鏈碳中和,做為重要合作夥伴的台積電在執行淨零碳排計畫更是刻不容緩,需積極尋求技術創新與產業合作,加速推進低碳轉型。

 

展望未來,台積電表示,公司將積極落實對環境與社會負責任的營運模式,透過要求關鍵排放源供應商簽署溫室氣體減排協議,並持續以多元手法強化其減碳力道與成效,進一步驅動整體產業鏈的綠色轉型,精進永續實踐力,共創淨零未來。

 

完整內容,可參考:台積電《2023年度永續報告書》

 

※本文授權自科技新報,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