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在三月,日本指標區域銀行京都銀行宣布,在未來三年內,將配息率從目前的四成,逐步提升至五成;四月中,日本第二大壽險公司第一生命保險的執行長菊田徹也表示,預計在四年內,將該保險集團的市值提高二.五倍。
買回庫藏股、提高配息率、制定市值成長計畫,過去三個月間,這幾家日本指標企業一連串主打股東利益、與公司治理改革相關的行動,若進一步細究可發現,其背後,都有個共同的「影舞者」,那就是「行動股東」。
挑戰:日企擁交叉持股傳統
間接導致經理人不易被外部股東影響
行動股東全稱「行使股東行動主義的股東」,又稱「積極股東」。「股東行動主義」源於一九七○年的美國,一般指機構投資人透過行使股東權利,向公司管理層提出策略或經營面的訴求,並向公司少數持股的管理層施壓的一種投資策略。
目前,全球較著名的行動股東,如億萬富豪伊坎(Carl Icahn)、佩爾茲(Nelson Peltz)、避險基金經理人艾克曼(Bill Ackman)及羅布(Daniel Loeb)等人;至於法人部分,則有國際投票顧問機構ISS,以及美國資產管理巨頭先鋒集團(Vanguard)等。
因為行動股東的訴求,多數是以股東利益為出發點,不少研究顯示,若採納行動股東的要求,往往有利於公司後續的治理、營運及股價表現。然而,在歐美崛起、快速橫掃全球的股東行動主義,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卻在一個國家屢屢碰壁,那就是日本。
原來,問題在於日本企業長期以來擁有「交叉持股」的傳統,亦即公司會大量持有夥伴企業的股份,間接導致的結果,是使得經理人不易受到外部股東的影響。然而,在外資不易介入下,董事會又多由公司高階主管擔任,長久下來,也讓日本企業與國際公司治理發展趨勢漸漸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