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類主打高投報率或高配息的投資理財產品,向來容易吸引投資人投入大量資金,但不少以「穩定高收益」為訴求的投資機會,背後往往也潛藏高風險。
《今周刊》查詢司法院判決書系統,彙整出國內近年來,以保證高配息為誘因吸引投資,進而坑殺投資人的3大經典案例;其中,受害者赫見知名企業家的妻子,甚至有案件吸金直逼新台幣140億元。透過實際案例,一窺這些「假投資、真吸金」的詐騙手法。
手法一:打宣傳戰
組老鼠會祭獎金 還高調招待海外旅遊
第一個案例,就是跨境違法吸金高達139.7億元、受害人數超過千人的「馬勝集團案」。
根據台北地院判決資料,自2013年3月,馬勝金融集團台灣區總裁張金素與集團旗下講師、員工等合計13位成員,開始對外宣傳馬勝集團是美國獨立私人機構「OTC Market Group」的股票交易Royal Group Holding(皇家控股公司)所屬關係企業,在台灣、中國、日本、澳洲、印度、新加坡等25國皆有設立據點,專門從事全球外匯、黃金交易平台等業務。
打著一堆尋常民眾難以查證的外國企業名號,馬勝集團著手推銷其高配息投資方案。據當年起訴資料,所謂「馬勝基金」投資方案,是引誘投資人拿出最低1千美元、最高3萬美元的金額當作本金,並稱集團會依照本金級距,每月給付3%至8%配息,投資期限以18個月為限,且期滿前不得領回本金。
換算下來,馬勝集團所祭出的投資方案,年利率達36%至96%不等,別說遠高於國內銀行普遍一年期以上定存利率的1%出頭水準,96%的「保證年報酬率」,甚至比當年(2013年)台股基金績效冠軍還多出50個百分點以上,也難怪除了投資人搶進場,連一般較少接觸投資理財產品的民眾也被打動。
尤其,有別於多數詐騙集團「低調行事」風格,馬勝集團為了取信並吸引更多投資人加入,進行反向操作。不只斥資選在餐廳、學校、度假村、飯店等公開場合舉辦大型投資說明會,並數度帶領投資人參加澳門、印尼峇里島及新加坡等地旅遊活動,使投資人慢慢卸下心防,進一步做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