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財富》雜誌稱全球第2大加密貨幣交易所FTX創辦人佛瑞德(Sam Bankman-Fried,SBF)為「下一個巴菲特」,他年僅30歲,身價卻高達5000億台幣!
他在2019年成立的FTX,於上輪募資後市值飆高到320億美元(近新台幣1兆元),甚至高於中華電(2412)的市值8300多億元。
然而在一周內,FTX聲請破產、SBF身家一夕蒸發,FTX發行的代幣FTT價值歸零,有超過百萬投資人與機構受影響。
對熟悉虛擬貨幣的人來說這是一大悲劇,因為FTX之於幣圈,就像是飲料界的百事可樂。
幣圈的百事可樂 FTX市值超越中華電卻一夕破產
《紐約時報》形容,FTX被外界認定是虛擬貨幣圈中的「藍籌股」,就算其他虛擬貨幣價格大跌,FTX發行的代幣FTT仍能維持其價值。
FTX之所以能在短短幾年內成功,一位熟悉幣圈的產業人士分析:「SBF跟他的核心團隊真是天才、寫code的天才。」SBF在2020年曾來過台灣,一邊做路演推廣FTX、一邊聽取用戶的建議,「當時產品設計團隊只有3個人來,但他們在現場收集完用戶反饋後,10天內就把新的產品開發出來,效率驚人」。
SBF個人魅力也是FTX快速成長的關鍵,總是穿著運動服、休閒短褲,頂著一頭雜亂的捲髮,經常一邊開會一邊打電動《英雄聯盟》(LOL),是個能一心多用的天才,為了節省時間,他總是睡在公司內的豆袋沙發上。
FTX創辦人充滿個人魅力 投資大咖淡馬錫、軟銀、紅杉資本全踩雷
努力、樸實又甘於長時間在公司工作,吸引許多知名金主的青睞,包括星國淡馬錫基金、日本軟銀、貝萊德與紅杉資本。
更重要的是,他曾是幣圈的一大希望,SBF經常出現在國會,每年花數百萬美元遊說議員設定有利產業的遊戲規則。
然而,他卻成了懷疑論者口中另個負面教材。
FTX的崩壞,始於資產負債表上有80億美元資產不翼而飛,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他從業界領袖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導致他快速走下神壇的原因歸納有3項。
第一、公司帳目不清
FTX新任執行長約翰雷伊(John Ray)調查發現,公司公款被拿去買房及其他個人物品,且員工動用這些錢都沒有留下借貸紀錄。
此外,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與美國司法部正著手進行調查,FTX是否如外界傳言挪用客戶資產,援助Alameda Research。
《紐約時報》報導,一名Alameda Research員工匿名指出,公司執行長卡洛琳艾利森(Caroline Ellison)在內部會議上解釋公司為何會出問題,她用顫抖的聲音跟大家道歉,也承認在過去幾個月來,Alameda Research挪用公司貸款的錢投資新創,但在今年春天虛擬貨幣價格崩跌時,金主找上門來要求還款,Alameda Research因為沒錢,只好先拿FTX客戶的資金墊付。知情者預估,FTX大概借了Alameda Research百億美元。
第二、決策小圈圈僅15人
FTX市值近1兆台幣,但公司員工竟只有約300人,雇用的多是20多歲員工,辦公室戀情頻傳,像是SBF就曾與卡洛琳交往過。事實上,過去有員工建議公司應該擴編,因為相較起競爭對手幣安擁有4000名員工,FTX的員工規模小非常多,但SBF似乎為公司僅有300位員工一事感到驕傲。
他不願意多花錢雇用員工,卻將錢花在金援其他虛擬貨幣公司、投資股票交易平台Robinhood、捐錢給民主黨、付錢買媒體廣告、資助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收購推特的計畫…等。
前員工透露,他在金援其他落難的虛擬貨幣公司時,並沒有與核心幹部分享太多,也展現出SBF讓大家詬病的點:公司決策由一個10人小圈圈決定。對於這樣的質疑,SBF直白回應,核心決策夥伴大約有15人左右,更直言:「說真的,我不覺得有人可以跟超過15個公司員工維持密切溝通與聯繫。」
第三、缺乏風險意識與危機處理能力
當FTX因為一篇媒體負面報導,加上競爭對手宣示要出清FTT代幣而陷入風暴時,卡洛琳還在推特上與競爭對手幣安嗆聲「你賣多少、我收多少」,SBF則還在跟幣安創辦人趙長鵬於推特上筆戰。
幾天後,當SBF發現苗頭不對,用戶擠兌的情況光靠公司的現金流竟無法招架時,他找上的竟是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讓趙長鵬先後用兩則宣布收購FTX,以及反悔不收購FTX的推特訊息,將FTX與旗下100多家子公司推向懸崖。
經歷過這些風波,SBF在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懺悔:「如果當初我更專注在做手上的事,應該可以更周全,了解到有多高的風險。」
顯然,他也發現自己對風險的管控出了問題。
然而,相較另外兩位公司核心幹部,在事發後一位異常害怕、一位有深深的罪惡感,SBF情緒異常冷靜,甚至跟記者分享:「你可能覺得現在的我會徹夜難眠,但其實我睡得還可以。」
最近幾天他不但睡得著,還用打電玩遊戲《Storybook Brawl》的方式打發時間,他說:「打電動有助我理清思緒。」顯見SBF的人格特質確實易於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