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曾為蘋果投資3億開產線、卻有2億變呆帳!這2家台廠拒吃「毒蘋果」突圍,挺過陣痛期

台廠轉型 從偏食蘋果到分散市場  它們挺過陣痛期!  毒蘋果效應、紅鏈風暴下 蘋概股「蘋果困局」突圍記
撰文: 王子承     分類:G公司治理     圖檔來源:攝影/吳東岳 日期:2022-09-07

近年,蘋果不甜、毒蘋果效應,已成為台灣電子業的共識;但能成功找到新市場、擺脫「蘋果困局」的業者卻少之又少。
良維、新普,這兩家十多年前就是蘋概股的公司,究竟是如何分散市場、降低對蘋果的依賴?

良維

 

良維》一次悶虧  助它打進亞馬遜、特斯拉殺手

 

良維科技是一家總部位於台北市、成立五十年的連接器廠,它早在iPhone還沒問世前就打入蘋果供應鏈,目前不管是蘋果的一體機iMac,還是桌機Mac mini,它都是裡頭的供應商,曾經,蘋果對它的營收貢獻,一度高達五成。

 

但到了今天,蘋果對它的營收占比已下降到兩成,截至目前,無論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充電樁公司ChargePoint,還是有「特斯拉殺手」之稱的美國電動車廠,甚至雲端巨擘亞馬遜,都是良維走出蘋果困局後斬獲的大客戶。

 

會有這麼大的轉變,與二○一八年良維與蘋果一次不愉快的供貨經驗有關。當年,良維拿下蘋果首款智能音箱HomePod的電源線訂單,結果,新品因為訂價太高而銷量不佳,於是蘋果在四個月後停止採購電源線,導致原本為了這筆訂單投資三億元的良維,該年被迫認列兩億元的呆帳。

 

「再這樣做生意,我遲早會活不下去!」良維董事長李淳正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時,道出他當年決心脫「蘋」的思考。

 

他透露,其實早在HomePod事件之前,就感受到蘋果對供應商的箝制愈來愈深,包括廠房面積、產線數量、甚至連該採購什麼樣的設備,蘋果都要插手指導;到了一八年,更導入陸廠立訊與良維競爭筆電電源線訂單,使得公司丟單。

 

於是,一八年在他的拍板下,良維啟動轉型。首先,對於蘋果,它主動淡出獲利差的產品線,如果蘋果要求它開發新產品,都先以獲利為接單的優先考量,而非低價搶單,「我都說先把價格談好再說!」李淳正說。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