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家族憲法、信託基金、閉鎖型公司,就代表家族企業的後代和睦、從此高枕無憂嗎?沒有家族憲法的華新焦家,究竟還多做了什麼,而能讓其二代成員團結同心、鮮少有紛爭浮上檯面?
- 閉鎖型公司:指股東人數不超過50人,且股權買賣受限制、不得輕易轉讓的非公開發行公司。
答案,可能沒有你想像得複雜。
過去十年,堪稱台灣家族企業的多事之秋。舉凡台塑王家二代成員間的官司不斷,大同林家的霸業正式終止在第三代手中,以及疫情期間輪番上演的東元黃家「父子之爭」、金寶許家「翁婿之爭」,還有長榮張家二代兄弟間至今未歇的經營權攻防,這些撕裂親情的現場,比商場競爭更令人難堪。
回顧這些紛爭,其實可以看到不少家族傳承的重要制度,藏身其中。譬如台塑王家,早在第一代創辦人王永慶、王永在時代,就設立海外五大信託基金、將股權信託化,不僅如此,兩老更將手上大量的台塑四寶股票捐贈給長庚醫院,讓這家台灣最大民營醫院穩坐集團的控股中樞。
台塑、長榮為何撕裂?
「制度再好 家人沒溫度與愛都是枉然」
信託基金、長庚醫院、加上集團多家關係企業交叉持股,鋪建了一張極其複雜、迄今維持台塑集團「永不分家」的股權網絡。不過,在二○○八年王永慶過世後,其長子王文洋就對家族二代成員,發起長達十三年的爭產官司,過程裡,他更控告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王瑞華、王瑞瑜以及堂哥王文淵,涉嫌洗錢及侵占。
從台塑王家的例子看來,這些坊間的顧問公司常會建議穩固家族治理的各種工具,例如信託基金、家族憲法、建立閉鎖型公司,顯然不夠。因此,我們必須進一步要問的是:那麼,家族治理的基礎又是什麼呢?
「再好的制度,如果家人之間沒有溫度與愛,都是枉然!」資誠家族及企業永續辦公室主持會計師洪連盛點出,家族治理的根本,就在於家族的關係與情感,「家族治理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你『真的要投資家庭』。」
本期封面故事的主角:華新焦家,就是在一代創辦人焦廷標還在世時,主動邀集自己的四個兒子與一個女兒,每個禮拜聚會二到三次;他過世後,則是由二代長子焦佑鈞接下這個棒子,「揪」自己的弟妹們聚餐、舉辦家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