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北永和仁愛公園附近一棟擁有254戶住戶的社區大樓,櫃台上看不到傳統泛黃的掛號收發紀錄本,管理員拿著一支紅外線條碼掃描器「嗶」一下,不到幾分鐘,就分類完數十件快速湧入的宅配與掛號信。
他們使用的是一款名為「智生活」的免費智慧社區管理平台,住戶只要加入平台及下載手機App,不僅能掌握信件包裹收發資訊,更能獲得線上繳納管理費等50多項多元生活服務。受惠疫情期間宅經濟發威,去年智生活的家電清洗、社區寄件、叫車、衣物送洗及居家清潔等訂單數,對比2020年呈翻倍成長。
全台灣社區大樓超過4萬5千個,智生活已攻下超過6千5百個山頭,市占率來到15%,註冊用戶達190萬人次。2016年上線的智生活,正幫物業管理公司導入一場數位轉型大革命。
而,攻城掠地的背後,卻藏著一段故事。
智生活是由「今網資訊科技」轉投資,今網創辦人林啟聖1997年就投身社區寬頻服務業,雖曾有一大段榮景,但隨著4G上路感受到危機,決定從硬體設備商跨足提供智慧生活服務。「當時我們思考如何多角化發展,不如就從最熟悉、基礎最龐大的社區開始,決定主動往社區走,接觸更多消費者。」智生活執行長林明海回憶。
不過,即使過去累積了25年深耕社區的地利優勢,智生活能在全台社區活躍,創造極高的顧客黏著度,在其仰賴三個關鍵因素。
(攝影/劉咸昌)
關鍵一〉 先行優勢
擁寬頻網路基礎客戶群
「工程人員一定要進入到住家才能裝寬頻,這正是我們的機會。」林明海說,裝設社區寬頻是與住戶面對面接觸的第一線服務,今網每個月到住戶家裡裝寬頻的次數高達幾千次,就是因為深刻了解住戶的痛點,才能發掘出智生活可以提供包裹寄送、公告、修繕等生活協助。
不過即使有基本優勢,但許多物管人員年齡偏長,工作模式固定,初期都很抗拒從紙本作業轉為線上操作,常質疑「裝這個要另外花錢吧?」「對住戶、物管有什麼好處? 」讓業務員得費盡唇舌跟管委會、物管公司溝通。
關鍵二〉 管理效率
用便捷科技讓物業折服
此外,為教會物管人員操作系統,智生活派出業務員到社區授課,而在溝通過程也發現有很多功能設計必須簡化。「例如,把登記包裹從手寫改為『刷條碼』,讓物管人員減少登記時間,住戶也可以即時收到送達通知,尤其疫情期間宅配商品數量暴增,智生活成為幫助管理員提升工作效率的最佳助手。」林明海說,讓管委會與保全人員有感,在住戶端推動起來才會快。
花了5、6年時間打底,數據會說話。據智生活統計,光是今年第一季,6千5百個智生活社區經手了1千3百萬個包裹,其中使用率第一名的社區,一個月總共經手1萬6千個包裹,而且智生活的系統穩定、24小時皆不斷線,更是社區願意採用的一大因素之一。
為了優化功能,這幾年智生活累計投入5、6億元更新及研發系統設備,但財務目前仍在虧損階段,該如何將龐大的用戶流量變現,增加營收來源是最大挑戰。
關鍵三〉 居家服務
家電清洗、雲端對講機
林明海點出,家電清洗是一大塊市場,消費者近年來已養成定期清潔洗衣機、冷氣機的觀念,因此,智生活去年推出接單服務,甚至在台中成立2百坪的教育訓練中心培訓技師,光是今年4月就洗了4千多台冷氣機,成為增加收入的新業務,也累積好口碑。
另一項收入來源則是社區「雲端對講機」服務,只要一次性建置費用及依社區規模收取小額月租費,住戶就能用手機與管委會通話,免去裝線路、維修對講機。「很多老社區對講機故障無零件可換,也無法拿出百萬元全面更換,透過智生活可讓管委會與住戶用合理的費用解決。」林明海說。
不少物管公司已將智生活App當作爭取社區合作時的標配。林明海透露,智生活在近5年新完工的社區大樓滲透率頗高,光是台中就有2千多個採用,規模不輸給雙北。
其實,智生活並非唯一投身智慧社區管理的業者,以保全起家的中保科發展了「中保好生活」,房仲龍頭信義房屋則轉投資「社區幫」,業者已望向這塊新藍海。
中保好生活總經理黃玉禮說,中保好生活雖然成軍較晚,但長期累積的保全社區利基點,加上推出差異化服務,讓住戶在線上商城購物累積的消費點數扣抵管理費,管委會則省去每月催繳的困擾,讓不少社區主委買單。中保也接只有四戶的老公寓,這都是與同業不同的服務特色。
一場因危機意識激發出來的轉型模式,不僅為企業帶來成長契機,也創造豐厚的投資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