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說,我對數字敏感,其實在數字變動的背後,可以看出經濟的脈動。股市一向被視為是經濟的櫥窗,從股價的漲跌,市值的榮枯,可以看出經濟體的強弱興衰,以及企業的強韌度。《今周刊》調查的「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市值排行」(簡稱一千大),凸顯出台灣、香港、深圳、上海,甚至在美國掛牌的中資企業,在巨大變動中的浮沉。
今年剛剛出爐的一千大,可能是《今周刊》該調查以來最大變動的一年,當中最大的焦點,就是最近幾年一直是老大、老二的騰訊、阿里巴巴,因為中國《反壟斷法》及「共同富裕」運動折騰,市值大幅縮水。
騰訊股價最高達七七五.五港幣,市值一度高達七.三兆港幣,在全球前十大企業,最高排到第六,但受到政策折騰,股價一度跌到二九七港幣,市值跌到三.二八兆港幣,在一千大排行榜跌到第二。而一直排老二的阿里巴巴在香港從三○九.四港幣跌到七十一港幣,市值剩一.九一兆港幣,排名退居第五。這次竄起成為龍頭的,赫然是台灣的台積電。
風水輪流轉
榜首不再是中國金融股、互聯網巨頭
台積電成為兩岸三地一千大之首,是一九九一年中國有股市交易以來的大事,《今周刊》在編輯兩岸三地一千大的時候,我通常會把當期雜誌保留下來,以二○○七年的排名順位為例,台積電市值一.七四兆元,從○六年的第六退到第十,當時還沒有騰訊、阿里,排名第一的是中國工商銀行,匯豐第二,原來的老大是中國石油,○七年退居第三,往後是中國移動、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人壽及中國石化。
○七年兩岸三地前十大排行,台灣有台積電,香港是匯豐銀行及中國移動,其他都是中國國企銀行,台灣進榜的企業,除台積電外,鴻海在○七年排在第二十大,鴻準排第九十七,宏達電排名第九十九,後面有矽品、南亞科、可成、茂迪,這當中,宏達電、矽品、鴻準、茂迪都今非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