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1000天的煎熬!為何一封「不尋常」信函,讓長榮海運被外資列為「投資黑名單」,歷經3年才「洗白」?

1000天的煎熬!為何一封「不尋常」信函,讓長榮海運被外資列為「投資黑名單」,歷經3年才「洗白」?
撰文: 黃煒軒     分類:G公司治理     圖檔來源:達志 日期:2020-09-16

這是一場「風雲錄」,風雲錄中,台灣最大的海運業者,耗費千日,只為更新廢船政策;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廠,首度在股東會暢談「永續治理」;國內金融業的永續模範生,為回應大股東的一紙提問,而緊急「跨部門動員」;國內知名紡織大廠,每個月固定要做的一件事,是與「跨國NGO」開會;全球最大半導體封測廠,為了遵守法令,連「客戶的客戶」也要關心,他們那麼拚命,都只為了一件事,這件事,叫做ESG……

「就我們了解,這應該是國內船運業發展史上的第一次!」說話的,是長榮海運的一位資深主管,他的語氣裡,難免夾雜一些驕傲;但,驕傲感終究只是配角,流露更多的,是「暫時放下重擔」的釋然。


重擔,來自一場與外資大股東的「千日鏖戰」。


彼方的總部位處北歐,是全球最大、旗下管理逾1兆美元資產的「挪威主權基金」。2017年2月,挪威主權基金以ESG之名對長榮海運提出質疑,自此,這家全球第7大的海運業者,就面臨一場「ESG奪還戰」。

 

  • ESG:又稱責任投資或永續投資,指投資人在選擇投資的企業時,不只關注傳統財務指標,還著重企業在環境保護(E)、社會責任(S)、公司治理(G)三面向的表現,是一種更全面評估企業的投資方式。


近年來,ESG責任投資在全球掀起革命性的趨勢浪潮,重塑所有企業的經營使命,台灣自是身在其中。而從一開始的不明就裡、毫無頭緒,到如今距離「終戰」只剩最後一哩,長榮海運與挪威主權基金逾千日的溝通過程,堪稱是趨勢巨浪底下,台灣企業所演出的經典一役。

 

一封「不尋常」信函 點燃了長榮、挪威主權基金「千日鏖戰」

 

場景來到印度西岸古吉拉特邦(Gujarat)的小鎮阿朗(Alang),今年8月初,曾在長榮海運旗下服務、國際海事組織(IMO)編號9134282的「長聖輪」,緩緩駛進小鎮裡一家代號「G.N.」的船舶回收廠。


人口不到2萬的阿朗,是全球最大的「拆船中心」,每年,全世界有大約近3分之1的退役船隻會被送至這裡,度過它們最後的生涯。被拉進編號127作業區域的長聖輪,除了也將在此被一一解體之外,如果一切順利,前述主管口中的「台灣船運史上第一次」、長榮海運與外資股東「千日鏖戰」的句點,都會在這裡完成。


畫下句點的關鍵是什麼?為何需要耗費超過1000個日子?答案,還是得先回到2017年的2月某日。那一天,長榮海運接到了挪威主權基金的一封「不尋常」來函。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