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捐錢就是做ESG?企業的社會責任不是只有大樂捐!

捐錢就是做ESG?企業的社會責任不是只有大樂捐!
撰文: Bistro S 荷你聊永續/Janet     分類:S社會責任     圖檔來源:達志 日期:2021-11-09

前陣子,看到一則新聞提到,因應中國的「共同富裕」政策,許多大企業紛紛響應,陸續大手筆地捐錢,像是騰訊、阿里巴巴都捐出 1 千億人民幣,甚至連拼多多的創辦人黃崢,除了以個人名義捐錢外,還加碼承諾未來一年公司淨利,大約 15 億美元,將全額捐出。我通常是沒在關注財金新聞的(在金融業但不看財金新聞,我也是蠻奇葩 LOL),但真正吸引我眼球的是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針對這個「大樂捐時代」的評語:這樣的行為將讓 ESG 的普世價值,面臨空前挑戰。

看到這,內心覺得歐買嘎,難道捐錢已經成了 ESG 的暴力解法?! 但仔細一想,這不是跟最早以前台灣剛開始做 CSR 的路線有點像?

 

從企業社會責任 (CSR) 到環保、社會和公司治理 (ESG)


還記得幾年前,當台灣開始在談永續發展,最常聽到的詞是企業社會責任 (CSR) ,上市櫃公司發布的報告書也通常被稱作 CSR 報告,但從三年前來到荷蘭後,發現這裡的企業發布的都是 Sustainability 報告書,有的公司甚至直接跟財報併在一起成為年報 (Annual Report) 了。而到最近參加各種論壇和研討會,又發現大家開始大書特書 ESG 了。

 

這幾年來永續流行語一直改變,是一種噱頭還是大家對於永續發展的想像也進化了呢?實質上 CSR 和 ESG 對公司永續發展的意義有甚麼不同呢?

 

我在網路上找了一些對於兩者的差別,像是 CSR 與 ESG 彼此相關但不相同。而 CSR 起源遠早於 ESG 等。早期企業開始談企業社會責任,常聚焦在企業法人如何參與及投入對利害關係人相關的活動(例如:社會大眾或有直接關係的地方社區),由於 CSR 並沒有特別將環境、社會、以及公司治理等不同面向的議題分開,這些議題通通被融合在一起統稱為企業社會責任,因此像是勞動安全及員工教育訓練、參與地方活動進行志工服務等容易達成的「業績」常常是企業在做 CSR 時的首選,捐錢和志工時數也成為企業撰寫 CSR 報告時常用指標了。

 

然而隨著時代演進,除了責任投資人開始看影響力 (Impact) 外,社會大眾也開始聚焦在企業本身的商業模式是否帶來負面影響,因此越來越多較量化的指標也開始出現,企業社會責任不能再像過去一樣把所有問題都摻在一起做成撒尿牛丸了, ESG 一詞也開始漸漸地被大量地使用在各種永續發展的研究上。

 

企業社會責任的「社會」與 ESG 裡的「社會」議題在這樣的演進過程下,也代表著不同的意義。但 ESG 裡的 S 議題到底是甚麼呢,是「共同富裕」就可以解決得嗎?

 

歐盟最新的 Social Taxonomy 報告書

 

之前在另一篇介紹 EU Taxonomy 的文章有提到,歐洲這一波的永續金融法規從環境問題出發,但同時也在研擬 Social Taxonomy 的可能性,希望未來對「社會」有益的企業或商業活動也能夠有明確的定義及規範。

 

最新一份由歐盟永續金融工作小組發布的 Social Taxonomy 草稿報告,提出了未來可能的立法方向,同時也為歐盟的 Social 議題給了定義。這份報告特別提到因為社會議題目前還沒辦法像環境議題一樣有比較多的科學量化標準,在探討對社會的正面影響時,必須有較多的質化分析。

 

另外,這份報告提到在評估企業的「社會」表現時,應從以下兩個角度看:

 

水平角度 – 所有企業的基本功:考量到任何一間企業基本上都會聘請勞工,企業不能只是聲稱自己,有在創造就業機會和 GDP 就算完成了社會責任,企業應該全面地檢視其運作對價值鏈 (Value Chain) 上所有利害關係人的影響。並且考量企業是否有正面地促成以下三項目標:

 

1. 確保體面的工作


2. 提倡消費者權益


3. 促進社區包容性和永續發展

 

垂直角度 – 能滿足個別社會需求的產業活動:某些產業本身具有特別社會貢獻,例如醫療、醫學研究等,能夠解決疾病,促進社會大眾健康,這類能進一步提升社會福祉的商業活動應該被強調。這份報告也特別指出在看這類型產業時應思考兩大目標:

 

提升能夠滿足人類基本需求的產品和服務的可取得性,例如:

 

1. 水,包括廢水處理


2. 食物


3. 居住


4. 醫療保健,包括護理工作


5. 教具,包括職業培訓

 

提升基本經濟基礎設施的可取得性,例如 (不只限於):

 

1. 交通運輸


2. 電信和網路設施


3. 清潔電力


4. 金融包容性或金融服務可取得性

 

看歐盟洋洋灑灑地寫了這麼多項,這最終還是聚焦在企業怎麼透過其商業活動促進其「社會」責任,並保障所有人的基本人權。而這份報告也完全沒有提到捐款甚至鼓勵企業捐款喔!大家覺得大樂捐會是 ESG 的暴力解法嗎?不知道大家看完,覺得歐盟眼中的 Social 和你認為的 Social 有甚麼不同呢?

 

※本文授權自Bistro S 荷你聊永續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