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總薪資」結構中,包含經常性薪資(本薪、月津貼)與「非經常性薪資」(年終獎金、年節獎金、績效獎金及加班費等)。
總薪資扣除消費者物價因素後,才是勞工實質薪資增加、能購買消費的「實質經常性薪資及總薪資」。實質薪資增加,才代表勞工實質購買力增加,代表能過更好的生活,若薪資增加,卻小於通貨膨脹的速度,對勞工而言不見得是好事。
真相一:產業M型化發展 高薪產業更趨於集中
若爬梳2010年至今的國人經常性薪資,可發現無論外在環境如何,國人薪資均緩步成長。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蕭婷方製表)
2020年新冠肺炎衝擊全球經濟,台灣全體受僱員工的實質總薪資仍成長1.7%,主計總處歸功於「薪資增加」(受僱勞工總薪資+1.24%)與「消費者物價指數倒退」(-0.23%)。
然而,這個結果與民間調查的結果相左。
根據人力銀行yes123求職網日前統計,2020年有87%勞工一年以上未調薪,其中近一成10年以上未調薪,勞工總計平均被凍薪3.8年、創八年新高。
立委郭國文曾於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提出警訊,提到2020年台灣傳產出口普遍衰退、僅半導體一枝獨秀、年增9.5%,他直言經濟、薪資成長數字已與社會現況失衡。
「近年產業呈M型化發展,5G、美中貿易戰衝擊,半導體需求特別旺,人才、資金及政策資源向特定的相關產業集中,恐加深薪資貧富差距。」台灣經濟研究院第六所所長吳孟道指出。
吳孟道說明,薪資成長是「平均」的概念,產業人才需求高,才能帶動薪資成長。當成長集中特定產業時,薪資不均現象就會加劇,造成整體薪資成長、果實卻沒全民共享的現象。
此外,近年新興的軟體、數位平台等高附加價值服務業,相較傳產、製造業雇用人數較少,難以照顧所有受薪階級。
真相二:貧富不均持續擴大
從主計總處最新資料來看,台灣的貧富差距不斷擴大。
據統計,2019年台灣工業及服務業全體受僱員工總薪資中位數為49.8萬元,平均每月4.15萬元,若與同年度工業及服務業總薪資月薪平均5.43萬元比較,相差了1.28萬元。
詳細來看,2019年有67%勞工低於平均薪資,過半數的年薪不到50萬元。
言下之意,高薪的人薪水越來越高,但多數人的口袋卻沒有變深。
若拉長時間軸,攤開台灣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每年總薪資分布,更可以看出台灣勞工的貧富差距持續擴大。
中位數與平均數的差距,已從2012年的11.1萬元,拉高至2019年的14.6萬元。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蕭婷方製表)
總體來看,經濟成長的果實並未分到每個人手上,這也是政府每年公布平均薪資時,大多數民眾不認為錢真正落到口袋的主因。
真相三、統計數字、項目失衡 無法反映實質薪資
民進黨立委高嘉瑜10日於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質詢時指出,房屋租金支出佔消費者物價指數14%,比重十分高,但主計總處房屋租金統計樣本僅1200個,6都僅佔60%。
相較於民間統計動輒上萬樣本,明顯難以反應租屋市場現況。
舉例來說,內政部、主計處統計,2009~2020年房租指數漲8%,但民間住宅學會統計,光是2013~2017年六都平均漲幅就超過11%,「低估租金指數,即低估物價指數」,更難反應勞工實質薪資。
高嘉瑜也提到,CPI計算項目現已難以符合民眾真實生活,例如台灣自有住宅率達9成,家庭支出最大宗非房租、實為「房貸」。房貸屬於資本財、不屬於消費財,沒有納入CPI內。
主計總處處長朱澤民備詢坦言,計算公式確實待調整,預計要花半年提出改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