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三個台灣人,就有一個聽過社會企業。」
「台灣,現在是全世界群眾集資參與度第一的國家。」
「從無到有,台灣成為亞洲B型企業家數最多的國家。」
這些都是過去十年之中,正在我們身邊發生的一些變化,而這些變化的背後,是非常多人的選擇。
在近期一個關於「選擇」的活動之中,我有幸與十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創業者對談,包含社企流的林以涵、貝殼放大林大涵、TFT為台灣而教劉安婷等。
他們的背景、個性、願景都不太相同,我嘗試著思考,這些被「變化」影響、卻又影響著「變化」的人,有什麼與想像中不同的地方?
擁有選擇,卻做出不是劇本的選擇:這些創辦人多半有著不錯的學經歷,一般會被歸類為「擁有選擇的人」。回到創業當時,多數的選擇被視為非主流,並不被看好;但相較於原先的劇本,創業對他們而言,是心之所向,而許多養分也來自於過往教育、經歷、人脈的累積,並非憑空而生。
選擇夢想,卻比想像中更務實:在訪談中,發現「改變」是共同關鍵字,無論是食安、教育、共融,或是永續,每人都可以針對自己想帶來的改變侃侃而談;然而,相較於「夢想」,卻更喜歡別人形容他們「務實」,即使組織均達到一定程度的里程碑,多數人都認為只是開始而已。
從選擇我們是誰,到反思自己是誰:不約而同的是,許多創辦人都正在思考「我是誰?」這個哲學性問題,除了反思是一種習慣,他們似乎也習慣性地不斷校正自己存在的意義。
根據近期社企流和聯合報系「願景工程」的共同調查,約七四%的台灣青年希望透過工作,改變或回饋社會,這呼應著這十位創業者當初所做出的選擇,以及社會的回應;也讓我更期待,如果有更多「擁有選擇」、「極度務實」、「習慣反思」的人投入類似行列,我們會擁有怎麼樣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