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我是130公分小矮人...看到廢棄小學,好像看到自己」 翻轉醜橘、廢校創生...他是新竹深山小巨人!

「我是130公分小矮人...看到廢棄小學,好像看到自己」 翻轉醜橘、廢校創生...他是新竹深山小巨人!
撰文: 儀璇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大山北月臉書 日期:2025-07-17

新竹橫山鄉深山中,藏著一個連名字都常被誤解的地方——「大山背」。因在大崎棟山背後而得名。這裡曾有一座荒廢三十年的豐鄉國小,雜草叢生、治安不佳,如今卻搖身一變成為融合在地物產與創意的「大山北月」複合式餐廳。

大山北月創辦人莊凱詠,用十年時間將廢棄校舍改造成特色餐廳與橘子博物館,更以獨特的「諧音梗」行銷在地。他的故事,是一場關於廢墟重生、農產價值與地方認同的溫柔革命。

 

 

臺三線上的最美相遇 翻轉廢校的起點

 

莊凱詠與大山背的相遇,始於2014年的一門研究所課程。當時因臺三線地方創生作業,踏入這座被森林環繞的廢棄小學,眼前景象令他震撼:日式木造建築被雜草淹沒,地上散落著酒瓶和針筒,但周圍的自然環境卻美得令人屏息。

 

這種強烈反差感,讓他決定採取行動。他發起「撿垃圾換麵包」活動,串聯附近窯烤麵包店,鼓勵民眾以清理環境換取食物,意外點燃地方活化火苗。後來,得知政府開放閒置校舍招標,他在教授無息借款30萬元支持下,毅然踏上大山北月複合式餐廳創業路。

 

從除草、修屋頂開始,莊凱詠一步步讓廢棄小學找回屬於它的氛圍空間。餐桌是課桌椅,菜單設計成考卷,導覽手冊化身課本,連樓梯間都寫滿了孩子與成人的幽默對話。例如,小孩:「老虎好可怕!」大人:「老闆才可怕!」這種巧思不僅讓遊客重返校園時光,更讓廢校重新充滿生命力。

 

 

連結在地發揮創意:橘子經濟學

 

大山背冬季滿山遍野的橘子,原因盤商剝削讓農民血本無歸。莊凱詠深入果園後,發現竟有美人柑、帝王柑、三寶柑等30多種罕見品種,設計出「十分桔利」禮盒,將十種橘子裝進手工竹籃,逢年過節成為熱銷品,徹低發揮「醜橘子」潛能。

 

 

表皮黑黑的「火燒柑」因未噴農藥、果皮富含精油,莊凱詠將其製成香腸、醬油,果肉則製成果醬、入味咖啡,甚至推出「橘子貢丸」、「橘子大福」等創意商品,像是「橘子香腸」酸甜中和油膩感,成為店內招牌美食。2025年,他更與7-11合作推出柑橘氣泡飲,讓深山物產走向全台。

 

 

農民市集與諧音背後的社會使命

 

為擴大影響力,莊凱詠整合周邊十餘戶農家,成立週末農民市集,讓小農能直接販售蔬果,避免中間商剝削。他更將「大山背」的英文縮寫「DSB」發展成行銷密碼,「Deep Slow Breath」(在山林深呼吸)、「Delicate Souvenir Buying」(精緻伴手禮)、「Deserve Something Better」(值得更好的生活)。他期待讓世界看見臺灣山林的永續價值。

 

身高僅130公分的莊凱詠說:「我是130公分小矮人...看到廢棄小學,好像看到自己。」如今他就像是深山裡的小巨人,曾因身形自卑,卻從醜橘子、廢校創生的過程中,找到地方共鳴。

 


他擅用文字遊戲傳遞理念,例如:「柑橘」禮盒讓消費者變成「柑爹柑媽」,支持「柑苦職人」;「苦盡柑來」糖用苦瓜製成,象徵與農民「同甘共苦」;甚至在廁所門口擺放青蔥,寫上「來蔥蔥去蔥蔥」,幽默推廣農產。這些創意不僅吸引目光,更深化了地方認同。

 

從臺北都市人到山林創業家,莊凱詠堅持證明:「地方創生不是浪漫口號,而是解決真實問題的商業模式。」未來,他將繼續寫下這座大山背後的動人篇章…更多內容,歡迎收聽《自綠生活Action Go!》https://reurl.cc/Qa98x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