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圖表】2024地球總體檢!揭氣候7大關鍵數據,我們還來得及拯救地球嗎?

【圖表】2024地球總體檢!揭氣候7大關鍵數據,我們還來得及拯救地球嗎?
撰文: 數位內容部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衛報 日期:2024-12-20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曾在去(2023)年便警告,地球已經從緩化進入「沸騰的時代」。今年全球範圍內的關鍵數據似乎印證了他的觀點。隨著各種記錄不斷刷新,連科學家也不禁懷疑,我們還來得及拯救地球嗎?

趨勢1:史上最熱的一年!全球均溫比工業革命前高1.62度

 

英國《衛報》報導,根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C3S)最新報告,2024年1至11月的數據顯示,今年將成為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且全球平均氣溫自有記錄以來,首次較工業革命前的1850至1900年高出攝氏1.62度。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表示,2024年將成為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也是全球平均氣溫自有記錄以來,首次超越工業革命前1.5℃升溫臨界值。圖片來源:衛報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的專家進一步指出:「2024年幾乎可以確定將成為首次突破1.5℃升溫臨界值的年份。」數據顯示,過去17個月中,有16個月的溫度比工業革命前升高1.5度以上。這一趨勢顯示,全球氣溫仍處於接近歷史最高點的區域,且可能在未來數月內繼續維持。

 

趨勢2:歐洲遭高溫肆虐

 

科學家指出,儘管氣候變遷對全球各地構成嚴重威脅,但其影響的方式和程度卻顯著不同。其中,歐洲的民眾已明顯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炎熱。

 

根據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的報告,即便是處於溫帶氣候的東南歐,今年夏季也經歷了超過兩個月的「強熱壓」,創下1950年以來夏季高溫異常天數最長的記錄。

 

報告顯示,該地區平均氣候異常(超過32度)的天數接近40天,其中希臘和土耳其部分地區更經歷超過60天的極端高溫,導致森林大火頻發,迫使超過3萬人撤離家園。

 

根據C3S數據顯示,2024年是東南歐夏季高溫異常天數最長的一年,平均氣候異常(超過32度)的天數快接近40天。圖片來源:衛報

 

歐洲2024年夏季,氣溫超過32度天數和地區分布。圖片來源: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

 

趨勢3:全球乾旱持續加劇

 

數據顯示,2024年幾乎有一半的全球陸地面積至少有一個月受到極端乾旱影響。其中,亞馬遜地區的乾旱情況尤為嚴峻,對當地居民的生活構成重大威脅。(延伸閱讀:亞馬遜河水位降歷史新低,巴西漁民失去生計!粉紅豚大量死亡:氣候變遷比我們想的更嚴重)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在10月發布的《全球水資源狀況》報告中指出,2023年是全球30多年來河流最乾旱的一年,河流水量已連續五年低於正常水準,導致住宅、農業和生態系統用水量銳減。報告預測,目前全球有36億人在每年至少一個月內面臨缺水危機,而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增至超過50億人。

 

衛報指出,2024年全球受到極端乾旱影響的天數較去年有所增加,幾乎有半數的陸地面積至少有一個月遭受極端乾旱影響。圖片來源:衛報

 

趨勢4:海洋高溫與極端降雨

 

數據顯示,2024年幾乎有一半的全球陸地面積至少有一個月受到極端乾旱影響。其中,亞馬遜地氣候變遷的影響也擴及海洋,導致海洋表面溫度異常升高。2023年的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溫度突破歷史紀錄,而2024年初的數據顯示,這一趨勢不僅未見緩解,甚至超過了去年最高溫時的水平。

 

科學家指出,海洋暖化加速水分蒸發,為雲層注入更多水汽,導致極端降雨事件更為頻繁。根據發表在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研究顯示,1994年至2023年間,全球61%的陸地區域的極端降雨次數較1961至1990年明顯增加。

 

今年在美國、菲律賓及西班牙等地爆發的多起毀滅性風暴和短時間極端暴雨,正是海洋暖化效應的直接後果。(延伸閱讀:8小時降全年雨量!西班牙暴雨釀逾200死、上千人失蹤,為何洪災如此慘重?)

 

同時科學家也警告,全球暖化正在加速冰川融化,推升海平面高度。即便將全球升溫控制在2℃以內,科學家警告,仍有五分之一的全球人口面臨城市被海水淹沒的風險,包括紐約、倫敦及上海等沿海大城市都難以倖免。

 

根據C3S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海洋表面的平均溫度仍在升高。圖片來源:衛報

 

根據一篇發布在國際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研究指出,1994-2023年間全球61%的陸地區域極端降雨次數較1961-1990年明顯增加。圖片來源:衛報

 

根據C3S數據顯示,2024年11月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平面溫度仍非常溫暖,這也是多地發生強烈風暴和極端降雨的原因。圖片來源: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

 

趨勢6:煤炭使用量創新高

 

儘管許多研究早已證明,極端氣候與燃燒化石燃料有關,但人類仍無法擺脫對煤炭及石油的依賴。2024年,全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升至422.5ppm,較工業革命前增加超過50%。同時,全球碳排放量也比2015年簽署《巴黎協定》時增加了近8%。

 

更令人擔憂的是,有科學家指出,全球暖化的速度已超越碳排放增長的速度,呈現出更快的升溫趨勢。據法國媒體France24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首席氣候科學家施密特(Gavin Schmidt)在11月表示:「2023年的暖化速度遠超以往任何一年,2024年也可能延續這一趨勢。」他坦言:「我希望知道原因,但目前仍無法確定。」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的報告,2023年6月至2024年9月間,全球氣溫經歷了前所未見的劇烈變化,有時甚至與以往的氣候數據大相逕庭。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氣候學家塞內維拉特納(Sonia Seneviratne)也指出,目前的變化已經「超出了現有氣候模型預測的極限」。

 

全球對煤炭的需求仍連續三年創下歷史新高。圖片來源:衛報

 

而燃煤仍然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根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最新的報告指出,儘管烏俄戰爭和貿易衝突影響供應鏈,全球對煤炭的需求仍連續三年創下歷史新高。2024年,全球煤炭使用量成長約1%,達到8,771噸。其中,印度的煤炭使用量增幅高達6%,而歐盟則是減量最多的地區,下降幅度達12%。

 

IEA預測,未來全球煤炭需求持續向東亞移動,預計到了2027年才會出現下降的趨勢,屆時中國、印度和東協國家的煤炭消耗將佔總需求的四分之三,相較本世紀初的35%大幅上升。

 

2024年世界對煤炭的使用量仍將成長約1%,突破2023年的額8,687噸。圖片來源:國際能源總署(IEA)

 

趨勢7:再生能源發展趨勢

 

儘管挑戰重重,綠色經濟的增長仍令人鼓舞。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的報告,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到3,870吉瓦,創下歷史新高。

 

中國在此領域表現突出,裝機容量增長63%,帶動整個亞洲地區增幅達69%。然而,非洲的增幅僅為4.6%,顯示發展中國家在推動綠能轉型方面仍面臨巨大挑戰,需要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更多的氣候融資協助。

 

2023年,全球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到390萬兆瓦。圖片來源: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