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濫用自然碳匯的假象!科學家發現:就算實現淨零目標,仍阻止不了全球暖化

濫用自然碳匯的假象!科學家發現:就算實現淨零目標,仍阻止不了全球暖化
撰文: 數位內容部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4-11-26

《自然》期刊近期刊登的一篇研究指出,發達國家正利用森林和海洋等自然碳匯,製造出達成淨零排放的「假象」。研究作者呼籲,各國應該停止將自然吸收的二氧化碳納入淨零目標計畫,專注於實質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才是應對氣候變遷的正確方向。

科學家:自然碳匯減量已遭到各國「濫用」

 

地球的海洋、森林、土壤和其他自然碳匯(carbon sink)每年吸收了約人類排放總量的一半,它們不僅在抑制氣溫上升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更被視為實現「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準攝氏1.5度以內的重要支柱。

 

在一篇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的最新研究警告,各國正在利用這些自然碳循環「欺騙」大眾,使自身看似實現了淨零目標,同時卻又持續推動全球暖化加劇。

 

研究的第一作者、英國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科學家Myles Allen表示,自然碳匯確實至關重要,「因為我們需要它們提供的碳匯,實現淨零排放的承諾。但我們不能假裝這些被動碳匯能補償持續使用化石燃料。」

 

Myles Allen指出,儘管目前《巴黎協定》仍允許各國在「國家自定貢獻」 (NDC)計劃中納入國內「土地管理」的碳移除量。但由於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對「土地管理」的定義極其寬鬆,因此容易遭到其他「濫用」。

 

IPCC報告對「土地管理」的定義為「已應用人類幹預和實踐以執行生產、生態或社會功能的土地」

 

研究指出,目前幾乎所有發達國家都將其境內全部森林列為「受管理」區域,(managed),這意味著這些國家可將純屬自然的吸碳功能計入碳抵換量,但卻經常將土地相關碳排(如森林大火)排除在國家碳排統計之外,導致碳預算失真。

 

除了加拿大、希臘和俄羅斯外,幾乎大部分發達國家都將境內森林列為「受管理」區域。科學家警告,這可能導致國家碳預算數字失真。圖片來源:Linkedin / @Peters_Glen

 

由於極端高溫2023年的自然碳匯量幾乎為零

 

研究的另一位作者、挪威國際氣候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Climate Research)研究主任Glen Peters則進一步指出,歐盟與美國目前都將全部林業和其他土地使用(LULUCF)的碳匯納入氣候目標中。其中歐盟設定每年至少需達到3.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碳匯目標,但這類做法與卻科學不符。

 

他以瑞典為例解釋,依現行碳排計算方式瑞典已達淨零排放(儘管瑞典政府未特別宣傳此成果)。但事實上,該國在能源使用等方面,仍有大量溫室氣體主動排放。

 

瑞典1990年至2022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和自然碳匯量比較圖。圖片來源:圖片來源:Linkedin / @Peters_Glen

 

Glen Peters警告,由於自然碳匯的核算方法存在盲點,其限制全球暖換的效益可能比目前預算的減少約15%至18%,這意味著若各國都採用類似定義,即便宣稱達到淨零排放,全球溫度仍會持續上升。

 

研究指出,若按照目前碳匯的計算方式,到了下個世紀(2150年)地球相對1850年至1900年的氣溫將上升至超過2度,但若採取正確計算將有可能可以控制在升溫1.5度左右。圖片來源:Linkedin / @Peters_Glen

 

此外,近期還有另一份研究還表示,由於2023年全球遭遇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在高溫、厄爾尼諾現象和生態系統壓力的多重影響下,地球的自然碳匯功能嚴重衰退,森林、植物和土壤幾乎完全停止吸收碳。

 

以巴西熱帶雨林為例,受厄爾尼諾影響導致空前乾旱,加上農地擴張造成森林退化。同時,野火肆虐、過度伐木,以及高溫導致土壤乾燥、微生物分解加快,都加劇了自然的碳排放量。

 

因此,Myles Allen強調,各國不應將森林自然吸收的二氧化碳計入淨零氣候計畫中。但如果世界到本世紀中葉仍需使用化石燃料,他也建議可採用「地質淨零」(Geological Net Zero),意味著每排放1公噸化石燃料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就必須從大氣中移出1公噸並將其永久埋回地底或其他永久性儲存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