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凱米颱風重創中南部,為何高雄廣設滯洪池仍淹水?全台三大科學園區卻沒災情,怎麼做到的?

凱米颱風重創中南部,為何高雄廣設滯洪池仍淹水?全台三大科學園區卻沒災情,怎麼做到的?
撰文: 數位內容部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南部科學園區 日期:2024-07-26

颱風「凱米」肆虐,依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報告,已造成5死、688傷,其中高雄市228人最多,所幸全台各大科學園區未有災情傳出,突顯其防洪措施和應對能力的有效性。

為何高雄擁有25座滯洪池,水患仍嚴重?

 

作家漂浪島嶼--munch在臉書上指出,即使擁有25座滯洪池,高雄在面對昨(25日)極端降雨時仍然出現了嚴重的淹水問題,突顯出在極端氣候條件日益頻繁的今天,僅依賴滯洪池恐怕無法完全解決水患問題,必須以更大區域的水文思考,放緩開發,留出更多滯洪空間。

 

漂浪島嶼直言,高雄淹水問題的根源在於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土地使用變化,使原本的濕地和農業區被轉換為公園和滯洪池,當雨量超過滯洪池容量時,水患就可能轉移到周邊的住宅區,「過去可以被淹的農地,現今換成被淹的街道大樓」。

 

晶圓廠最密集,竹科如何防災?

 

新竹科學園區,晶圓廠最密集,企業最關心正常供應水電,竹科管理局23日下午即成立應變中心,並與台電、自來水公司密切聯繫,確保園區水電供應無虞。

 

竹科管理局指出,同時也事先實施下水道疏通、入水口清理、路樹固定及池體水位調降等防颱措施,並備妥沙包、抽水機、鏈鋸及貨車等救災應變設備,人員隨時待命,颱風期間所屬的六大園區,除宜蘭科學園區部分路樹倒下,沒傳出其他災情。

 

此外,根據國科會資料顯示,新竹科學園區(寶山用地)第2期擴建計劃工程建造費達220億,計劃期程從108年到115年。

 

此計劃採用了流域整體改善和調適策略,設計遵循既有排水分區原則,並順應自然水路,依地勢及整地高程採用重力式排水系統,確保排水順暢。

 

中科「有風無災」,智能排水系統立功

 

根據工商時報報導,中科管理局副局長施文芳表示,中科園區僅有風無災,公共設施及半導體、面板等園區大廠皆正常運作,未因颱風而出現災害及損失。

 

園區受颱風影響期間,配合維修的廠商,即時排除會影響交通暢通的傾倒路樹,大欉斷枝、傾倒的大型喬木已現場裁切、就近先移置;至於交通號誌出現異常的情況,也未嚴重到影響園區內的交通。

 

科學園區防洪監控架構示意圖。圖片來源:《中華技術》期刊

 

此外,根據《中華技術》期刊指出,台中科學園區建立了完善的監測預警系統,實時監控園區排水設施和滯洪池,利用無線網路進行即時監視和控制,結合先進的預測模型,系統能在豪大雨來臨前發出預警,協助園區及時制定應變措施。

 

系統還整合了歷史水文資料和排水維護記錄,為管理單位提供決策參考,確保園區排水系統在極端天氣下仍能高效運作。

 

此外,台中科學園區內的「水堀頭公園」由滯洪池滯4、滯5及滯6組合而成。這些滯洪池不僅提供有效防洪功能,公園內還設有大型活動綠地、停車場、步道兼自行車道及音樂廣場等設施,成為園區內外居民理想的休憩場所。

 

中科園區內的「水堀頭公園」,由中科編號滯4、滯5及滯6等3個滯洪池組合而成。圖片來源:中部科學園區提供

 

南科有積水、沒災損

 

本次災情最嚴重的南科,根據工商時報報導,南科管理局則說明,轄內園區雖有部分出現積水,但廠商正常營運生產,未有災損傳出,管理局將持續監控、關注雨水帶來的排洪順利程度。

 

根據國科會資料顯示,南部科學園區建設計畫(111-122年)投入17億元,實施多項水利減災策略。園區利用「公園兼滯洪池用地」設置滯洪設施,採用100年重現期距設計滯洪池量體,落實出流管制。

 

南部科學園區內設有道爺湖、霞客湖、迎曦湖、三抱竹湖、舒湖和堤塘湖等六座滯洪池。滯洪池配備閘門系統,依據水位執行啟閉洩洪,並定期清淤邊界溝及側溝,確保排水系統高效運作。

 

迎曦湖在1998年6月豪雨後擴大改建,現已成為多功能滯洪池,容量達30萬立方公尺,並配備抽水站以應對豪雨積水。

 

迎曦湖在1998年6月豪雨後擴大改建,現已成為多功能滯洪池,容量達30萬立方公尺。圖片來源: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根據《中華技術》期刊指出,南部科學園區也設有防汛中心,並配備了全面的監控設施,包括雨量計、水位計和攝影機等,實時收集並傳送水情資料至防汛中心。

 

防汛中心的監控系統不僅能自動發送簡訊通知汛情,還能遙控操作閘門的啟閉,確保迅速有效的防洪應對。

 

各大園區的滯洪池在哪裡?

 

根據經濟部水利署「科學園區已於 108 年 2 月 1 日前完成開發並已設置有滯洪設施」的資料顯示,這些園區不僅設有高效的排水系統,還配備了滯洪設施如滯洪池和公園,以有效吸收和儲存雨水,顯著降低積水和淹水風險。

 

科學園區已於 108 年 2 月 1 日前完成開發並已設置有滯洪設施。圖片來源:水利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