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碳比綠碳好嗎?
根據中央社報導,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林幸助表示,相比陸地森林(綠碳)生態系統,藍碳生態系統具有更強的碳匯能力。
藍碳是指海洋和沿海生態系統(如海草床、鹽沼和紅樹林)所捕獲和儲存的碳,其中,海草床雖然僅占全球海床面積的0.1%,但其儲存的碳量卻佔了海洋總碳儲量的18%,而鹽沼和紅樹林不僅具有儲碳功能,還是多種生物的重要棲息地。
林幸助評估,現今台灣海草床的適用範圍包括廢棄的鹽田和魚塭,並且澎湖和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等地區曾經擁有大面積的海草床,雖後續因人為破壞造成面續縮減,但都是復植的潛力場址。
此外,林幸助教授也指出,若以20年為期評估紅樹林的碳匯能力,平均每年可產生約43萬噸的自然碳匯。
不過根據中央社報導,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兼研發長林惠真指出,種紅樹林就像種檳榔,雖然可能帶來一些經濟(碳匯)收益,但當紅樹林生長過於密集時,反而會導致生物種類和數量的下降,對生態的破壞卻可能更大,因此他呼籲必須停止該計劃。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施習德進一步強調,紅樹林具有極強的擴張能力,不僅威脅水鳥和底棲生物,如特有種招潮蟹的生存,還會阻礙排洪,導致環境惡化和小黑蚊的孳生,對當地居民的生活造成負面影響。
施習德指出,近年來水利部門已投入大量資源來清除紅樹林,建議政府在制定政策時應綜合考慮生態學者、水利和農業部門的意見,優先保護原生泥灘地和物種。
環保團體呼籲:碳匯應與減碳分立
根據環境資訊中心報導,隨著碳匯方法學討論的升溫,中研院經濟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指出,政府在修訂《氣候變遷因應法》,應該為排放量和移除量分別設定目標和時間表,並制定相應的管制措施和經濟激勵機制。
蕭代基強調,雖然自然碳匯是最經濟的碳移除方式,但不應過度依賴,而應優先考慮如何減少排放。
會議最終由於台灣過去沒有類似方法學研究,因此獲委員重視,仍需敘明增加碳匯的措施、紅樹林植林是否影響防洪等評估,建議補充修正再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