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台北比台南、恆春還熱?夏天真的變長3倍了!極端高溫與衝擊報告出爐:解析熱島效應、心血管疾病患者衝擊

台北比台南、恆春還熱?夏天真的變長3倍了!極端高溫與衝擊報告出爐:解析熱島效應、心血管疾病患者衝擊
撰文: 數位內容部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4-07-17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於7月14日發布《2024臺灣氣候變遷分析系列報告:暖化趨勢下的臺灣極端高溫與衝擊》。報告結合文史紀錄,深入探討台灣在全球暖化趨勢下面臨的極端高溫挑戰。

台灣高溫長期趨勢

 

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指出,過去百年(1900年至2022年)台灣地區全年平均氣溫上升1.5℃。

 

台灣的氣溫長期變化與全球平均氣溫的變化特徵相似,2015年後的年均溫從未低於24.2℃,2015年至2020年間屢屢打破過去的高溫紀錄,2020年夏季更是中央氣象署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季。

 

 

1910年至2020年期間,台灣6個百年氣象站(台北、台中、台南、 恆春、花蓮、台東)夏季平均日最高溫的變化趨勢。

 

因地理位置與地形的關係,6個測站觀測的最高溫度特徵變化落在不同的溫度區間,其中台​北站的日最高溫多為6個測站中最高。報告推測,台北為盆地地形,測站設置於盆地中央蓄熱嚴重,且為人口集中的大都市,受熱島效應影響,使台北氣溫升高較為劇烈。

 

北、中、南部誰最熱?

 

報告比較了台灣各地區極端高溫事件在近60年間呈現顯著變化指出,前30年,各縣市的極端高溫事件平均天數大多不超過10天,而後30年的數據增幅達3倍以上。

 

其中,中部地區,特別是彰化和雲林的極端高溫事件天數增幅更是超過7倍,而南、東部面臨的是更嚴酷的極端高溫,北、中部則有極端高溫範圍擴大的問題。

 

 

報告也指出,比較前期(1960年至1989年)與後期(1991年至2020年),過去極端高溫事件主要發生在5月中旬到10月初,近30年來則從4月底開始到11月初,發生時間顯著延長。

 

其中,中部及東部地區的極端高溫事件發生時間延長達81天,夏季越來越長的趨勢,將對中部及東部的人民和環境帶來更多嚴峻考驗。

 

 

什麼是熱島現象?

 

都市熱島現象指的是都市市區的氣溫高於郊區的現象,成因主要為「地形劣勢」與「人為開發」兩大方向。

 

其中「人為開發」與都市化發展有密切關聯,都市內的產熱與蓄熱量大於散熱量,無法達成熱平衡,造成都市比郊區溫度更高。

 

都市熱島現象的高溫衝擊有四項重要特徵:

 

1.綠地、水域及透水面積減少,導致蒸發散熱不足;

2.建築、構造物密集且間距小,導致通風散熱不良;

3.建築、鋪面及人工材料增多,材料蓄熱提高;

4.空調、機具及交通使用頻繁,使人工發熱增加。

 

台北盆地是台灣都市熱島現象最明顯的區域,以2023年7月8日下午一點的溫度分布為例,萬華、中正等高度開發的市區,相較南港、北投一帶,溫度高出約2至3°C左右。

 

報告指出,萬華地區全年有20.6%的時間處於熱不舒適狀態,2.5%的時間處於熱極不舒適狀態,而南港地區則分別為17.5%和1.4%。隨著全球氣溫升高,萬華地區的熱不舒適率預估未來將上升至22.4%至25.5%之間,意即全年有四分之一的時間將處於熱不舒適狀態。即便是相對郊區的南港地區,至本世紀末熱不舒適率也將會有5.6%的增長,比萬華地區的4.9%增幅更為劇烈。

 

 

溫度過高、過低 都會影響心血管疾病

 

報告指出,溫度與中風風險之間呈現出U形反應曲線。根據過去數據分析,全台不論是出血性或缺血性中風急診的日最高溫閾值均為34°C,而每日的日最低溫閾值僅在出血性中風急診中發現,為8°C,換句話說,無論是溫度高於或低於最適溫度時,中風風險均會增加。

 

高溫環境下,由於出汗和皮膚血流量增加,會導致脫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濃縮和膽固醇濃度升高,從而增加中風風險;低溫環境則會造成周邊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對心臟造成負荷。

 

 

報告推估,若未來全球暖化程度上升至2°C,日最高溫超過34°C的天數預計將增加至每年36.4天,意味著達到中風高風險的高溫天數可能是目前的3倍

 

※本份報告由中央氣象局、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永續漁業發展研究中心、農業部畜產試驗所共同撰寫,並由國科會TCCIP計畫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