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風光發電熱區直擊》從風帆到風機,彰化沿海濕地社會生態變遷

風光發電熱區直擊》從風帆到風機,彰化沿海濕地社會生態變遷
撰文: 臺灣永續棧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LTSER彰化站 日期:2024-07-01

「一府、二鹿、三艋舺」,這句描述臺灣西岸港口變遷的俗諺,後面還有「四寶斗、五番挖」的說法,而番挖即是今日的芳苑,在鹿港淤積後,芳苑曾是中部主要的「貨物轉運站」,但在廿世紀上半葉,逐漸隨著淤積而繁華散去,並成為全國人口外移最嚴重的鄉鎮之一。

如今在政府致力於發展再生能源之際,芳苑風頭水尾的特色成為風電發展的熱區。

在風機一支支豎起的同時,一旁的沿海濕地也面臨「轉運」,彰化縣政府爭取劃設國家級重要濕地,期待藉此保護農漁民生計免受風機及光電板影響,但也引發民間各方爭論,有些人認為限制光電及各項產業發展,將錯過國光石化之後再一次的經濟發展機會,有些人則認為這是遲來的環境保育措施。

從航海時代的「風帆」到淨零轉型的「風電」,芳苑地方光景不斷隨著環境與社會變遷而起起落落,自然環境變遷化以及從地方到中央推出的各項政策,都讓芳苑的社會生態地景不停的變動,也左右芳苑未來的發展路徑。

 

但是在缺乏對過去變動的盤點與對現況的調查,我們難以評估這些自然以及人的作為,究竟對這塊土地的人以及棲居其間的眾多生物有何影響,也無法在各項開發或者保育政策推動之初提出基線資訊,從而論述這些政策與作為可能的社會及環境影響。

 

已發生的來不及逆轉,但現在不開始建立基線資料,未來就只能重複過去的無奈。在此脈絡下,彰化沿海爭取成為國科會推動臺灣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的第一期站點,開始核心基礎觀監測。

 

TSH特於2024年四月拜訪LTSER彰化站幾位重要成員,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王素芬 (以下稱王老師) 、特聘教授宋郁玲(以下稱宋老師),以及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林惠真 (以下稱林老師) ,邀請她們分享過去兩年來如何觀察本地的發展路徑,以及對於芳苑永續發展的未來想像。

 

為對臺灣社會生態系的特殊性有全面的理解,科技部(因應組織調整改制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簡稱國科會)推動「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LTSER)」納入共用核心設施項目,對核心基礎資料項目進行觀監測,讓科學家可共享觀測資源,讓資源運用最大化,以利研究人員將有限資源進行有效率分配及使用,深化社會生態系統研究,引導社會邁向永續發展。

 

彰化縣芳苑、大城沿海社會生態系統及周邊環境衝擊示意圖。圖片來源:LTSER彰化站提供

 

「風頭水尾」的海岸聚落面對交織的發展困境

 

「人們說西南海岸這一帶是『風頭水尾』,頂著強勁的季風,用著飄忽甩尾的河川。」王老師指出,自然環境限制,使半農半漁的傳統海岸社區發展困難,在風電和光電進入前,就有許多複雜難解的長期議題,不論是社會層面的經濟不發展、人口外移、老化、新移民,或是環境層面的生態劣化、水汙染、地層下陷以及海岸侵蝕等

 

於是,訪談才剛開始,三位老師就紛紛講起籌備設站時選題的掙扎。「現在大家講淨零,一定會問風電和光電,可是離岸風電的影響可能不直接,當時光電更還沒動工,也甚至可能不會動工。」王老師強調,無論有無風機和光電板,前面講的各項議題都已長期存在,要先有觀測基礎,建立基線 (baseline) 資料,才能進一步回應再生能源或其新議題。

 

以芳苑泥灘地上的紅樹林為例,這片紅樹林是1980年代由河川局種植,並非天然形成的原生種,從一開始約3公頃逐漸生長到約30公頃,形成半自然 (half-nature) 的生態。然而當泥質灘地變成紅樹林,讓不喜歡水太泥濁的招潮蟹、彈塗魚等原生底棲生物,以及鷸鴴 (ㄩˋ ㄏㄥˊ) 科鳥類等,無法繼續在此生存,喪失這片廣大泥灘地原有的生態系功能,所以此區的紅樹林應該予以積極管理、人為控制其生長面積,不應再繼續擴大。

 

「現在有疏伐一小部分紅樹林,泥灘地原生種也有回來,但紅樹林三到五年就長回來,「等紅樹林長回來,原生物種會不會又失去了棲地值得持續關注。」林老師強調,伐林需要知識基礎,包含機具運作方式,以及基礎生態與環境資料等。然而紅樹林已被縣政府視為觀光招牌,疏伐紅樹林在生態學界也有不少爭議

 

與此同時,位於紅樹林的海空步道,帶來的觀光人潮也正在衝擊著地方生活。宋老師說:「假日停車位根本不夠,也影響採蚵三輪車進出作業,攤販和寺廟收益有增加,但攤販多是外來的,有多少收益進入當地社區、對當地福祉為何,是我們正在研究的課題之一。」

 

二林溪口、紅樹林以及海空步道的位置 。圖片來源:LTSER彰化站提供

 

從「邊陲」審視氣候環境與國家機器的長期作用

 

「最近有很多新政策,但從長期監測來講,有些項目在國光石化的年代就已經開始了。」在芳苑耕耘已久的林老師,回想當時她主持的多項國家重要濕地計畫:「61公里的海岸線,從農委會到營建署,我在這裡的計畫前前後後超過十年,加上我小時候也住彰化,有如第二故鄉,所以她們 (指王老師和宋老師) 說要拉我來 (LTSER彰化站) 做計畫,完全沒有拒絕的理由囉!」

 

順著林老師在本地的生命歷程,宋老師略為感嘆地回顧整個芳苑海岸線發展的脈絡,以及收集社會資料的心得。宋老師表示,從國光石化到東麗紙廠污染,到現在的風機和光電,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所謂的『邊陲性』,國家不斷地把大型計畫放進來,可是好像對地方發展沒有太大的正面幫助;而為了國家整體利益,本地的利益也在承受並犧牲,然後也無力反抗。LTSER彰化站與權益關係人互動期間,也一直感受到如此社會環境衝突的矛盾。

 

作為LTSER最早成立站點之一,彰化站已經累積許多與權益關係人互動的資料,從蚵藝、海牛、夕陽等地方文化特色,到土壤鹽化、優養化、漁獲減少、生物疾病等生態與生計的挑戰,以及漁電共生、先行區選址、開發商補償金等新興議題,團隊逐一走訪治理機關、社會團體、職業團體、生產者和開發商,收集並記錄各方對於本地各項議題的認知與看法。

 

就訪談的整體感受來說,宋老師認為,「許多鄉親對切身問題有很多想法,例如蚵農對於藻華、環團對於劃設濕地等,但若問到芳苑或整體社會環境變遷的問題,就比較無感。」

 

能與不能──面對新興議題的需求擴張

 

某種程度而言,LTSER團隊的出現,使得對整體社會環境無感的居民逐漸變得有感,並向團隊提出各項需求。運作兩年的過程中,陸上風機接連啟動,也產生新的議題與需求。

 

「當初有討論過幾個,但目前沒放進來的主要觀測內容,是風機的氣流擾動,還有對居民生活最影響的低頻噪音和炫影,天下雜誌有八分鐘看天下的影片讓大家感受到風機帶來的壓力。」王老師指出,已有其它機構在搜集的資料,計畫能利用串接方式取得資料,就不再重複投入;而噪音與炫影對健康影響,目前無現成資料,未來將請教相關領域學者協助。

 

芳苑內陸的風力發電機。圖片來源:LTSER彰化站提供

 

在觀測項目的抉擇上,宋老師表示,國科會諮詢委員希望我們聚焦,但鄉親們卻有很多希望團隊可以幫忙觀測的項目。不只有風機,光是水質就有藻華爆發雞糞污染。王老師補充,團隊有能力做的就去做,做不到的就請外部協助,如藻華爆發,彰化站能採水樣但沒有藻類分析專業,就請求東海生科系劉少倫老師協助分析、鑑定藻類。

 

劉少倫老師更為此提一個國科會的計畫,以深入探討藻華出現的物理與生物條件,未來不僅有助了解芳苑藻華發生的原因,也可能發展預測各地藻華發生的預警系統。這是LTSER希望能吸引更多學者前來利用基礎資料進行延伸研究的範例。至於雞糞污染,因牽涉法規,就非學術單位能協助。「和權益關係人明定邊界,我們能促進行動發生,但不是行動發生的單位。」宋老師說。

 

南方石蓴藻華調查照片。圖片來源:LTSER彰化站提供

 

另外,居民懷疑是風機造成海岸泥沙堆積,於是陳毅青老師就定期用空拍機去紀錄,再加上標尺測量,預計累積一段時間之後作疊圖比較分析,「這議題很清楚,也是我們在技術上、知識上能做的。國科會現在強調『knowledge to action』,那這應該是很明確的行動,是吧!」宋老師笑著說。

 

然而三位老師也直言不諱,這些外擴的觀測項目,都是團隊額外的負擔。即便如此,王老師表示:「我們本來就會到現地,若只是多帶一架無人機或多跑幾趟,增加觀測項目就可以接受,但若要特殊貴重儀器,就要想清楚觀測的科學意義和效果。」

 

去 (2023) 年底,中研院與國科會合辦的研究資料管理工作坊中,王老師也特別指出,同樣的水質儀器,在山上和海邊的折損程度相差甚遠,這也使彰化站在類似的監測項目上必須付出更多額外成本,需謹慎拿捏。「我們花國家的預算是非常撙節的!」作為計畫總主持人的王老師特別強調。

 

王老師也指出,LTSER推動辦公室主推人林登秋老師特別提醒LTSER能是各方意見交流的平台,但不是有求必應的許願池,所有的觀監測應該把地方需求納入重要考量,但更重要的是尋找出主導這個社會生態系統變遷的重要營力,以及最能反應系統變遷的項目,將他們納入長期觀監測的系統之中,而其它有短期時效性的重要議題,團隊量能有限但能扮演穚樑角色,協助尋找適合的研究人員或團隊和在地團體直接交流

 

「有質、有量、有多聞」的調查成果與精進方向

 

在仔細權衡之下,團隊逐漸確立觀測項目,並在官方網站上逐步釋出成果,目前主要分為環境生態調查和社會調查兩類。環境生態調查的項目包含底棲生物 (蟹類) 、水質觀測、以及介接環境部環境資料開放平台的空氣品質資料和中央氣象署的氣象觀測資料。

 

底棲生物主要是在看海空步道建置後對濕地的環境與生態可能產生的影響,所以在步道周邊和疏伐區域設有5個生態監測樣點,另外在海空步道架設自動照相機拍攝灘地的蟹類。



海空步道一帶觀察到的底棲生物。圖片來源:截自LTSER彰化站官網

 

除了計算螃蟹,由於王功與永興的魚塭區在未來可能設置光電板,附近的潮間帶就是候鳥重要的渡冬點*,因此團隊設置14個樣點以人工量測水質,以及在主要河流和排水溝佈署4組水質自動監測儀觀測潛在的污染物,包含土壤溫度、水體鹽度、以及透過水質儀量測的各項水質觀測數據。王老師解釋,建立光電設施設置前的基線,未來可以探討施工前後的水質變化。團隊除了公布觀測點位之外,也公開兩年以來的各點位的各項數值。

 

 *讀者可能疑惑為何生態調查沒有包含鳥類,原因是野鳥學會已在各地長期舉辦新年數鳥的活動,因此團隊決定不做重複的觀測。

 

LTSER彰化站佈署的自動水質監測儀 。圖片來源:TSH攝於2022年8月

 

在社會調查方面,除了串接內政部社會經濟資料服務平台的基礎社會經濟資料,團隊也將新聞報導、地方文獻以及訪談資料,全都呈現在LTSER彰化站的網站當中。網站依受訪對象、產業、景觀、建設等作為標籤,使用者只要勾選想要查找的項目,就會跳出相關訪談紀錄的關鍵句。

 

「我們現在採用會員制,非會員可以看到其中一句,加入會員可以看到一整段,當然這都經過去識別化。」宋老師說,透過會員制以及縝密的申請過程,團隊可以進一步瞭解誰對什麼資料感興趣、如何使用資料,延伸出哪些研究與發表、以及思考後續社會調查的調整,尤其是問卷。 

 

LTSER彰化站社會訪談資料交叉查詢使用的標籤分類 。圖片來源:取自LTSER彰化站官方網站

 

談到問卷,王老師指著宋老師笑說:「那是她自己挖坑自己跳的,不是我害的喔!」原來,宋老師在社區進行訪談的過程中,覺得只有質性資料是少量樣本且不能看到整體趨勢變化,於是在東海社會系的王維邦老師和謝志龍老師的協力下,認知訪談問卷已經進入預試階段,將問卷題目拿給一些權益關係人,看看他們對題目的反應如何。

 

彰化站也樂於將問卷製成公版提供給LTSER各站使用,各站再依據本地特色微調。宋老師還特別請教曾擔任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主持人的中研院章英華老師,「例如職業項目,我們就整套搬過來。」如此一來,不僅不會重複投入資源,LTSER問卷也能催生各站間的比較研究,並接軌全國資料庫。

 

鍛鍊「雙核心」── 透過社會生態研究改變學術生態

 

從不同學門的整合,到連接權益關係人,LTSER彰化站的跨領域研究計畫,是三位老師過去罕有的經驗,成立至今將屆滿三年,老師們也看見LTSER除了建立社會生態的基線之外,也促進跨領域合作的學術生態。

 

「以往國科會計畫多是個人計畫,整合型計畫三年、七年結束了,大家就回去各過各的。為了國科會資源,學術生態充滿競爭,而非合作。」林老師也提起,早期曾有長期生態研究計畫 (Long Term Ecological Research, LTER),站點都在山高水遠的地方,如關刀山、福山、南仁山,設備容易受天災損毀,人也不便到達。

 

耕耘在地居民關注的社會生態議題,是LTSER很重要的功能,能使不同領域的學者有共同的議題和權益關係人可以展開合作。

 

LTSER彰化站的外部資料介接與合作。圖片來源:LTSER彰化站提供,TSH改繪

 

 

事實上,透過與權益關係人密切互動,團隊成員也能從不同視角重新理解自己的身份。相較於其它LTSER站,彰化站的女性成員比例特別高,而在農漁村,宋老師注意到,居民長期低估女性在科學團隊裡的角色,甚至會懷疑其專業能力

 

「後來我們就換一個方式說,我們在彰師大教書,我教了17年,她 (王老師) 教了22年,他們就會覺得,哦,你是專業人士,我們也就能得到更優質的訊息。」王老師補充,訪談資料整理完,再回去跟受訪者取得授權時,團隊也會把資料給他們看:「他們就很有感,知道原來參與訪談能有此貢獻。不只更願意與我們互動,也讓我們知道他們的想法。」

 

訪談彰化站的最後,訪者們詢問三位老師有沒有一句話想要給未來準備跳坑加入LTSER的同儕,三位老師一致認為要有熱情服務的心理準備,林老師提醒:「長期觀測是服務性工作,不見得能豐富自身研究能量,搞不好還會拉慢研究進度。」儘管會有許多犧牲,但林老師也說:「以前我週末去健身房,現在我來田野,不只鍛鍊核心肌群,也鍛鍊核心價值!

 

宋老師呼應,長期觀測需投入很多時間,要權衡自己在研究上想獲得的名譽。林老師也期待,資深老師運用LTSER資料帶領新進老師,將LTSER的區域性資料與新進教師的專業結合,進而協助新進教師聚焦研究領域。最後,作為總計畫主持人,王老師呼籲有意願進入LTSER的研究者,若認為長期社會生態研究有意義,就直接加入。「想太多就什麼都做不成了!」王老師笑說。

 

本文獲《臺灣永續棧》授權轉載,原文:從風帆到風機——風頭水尾下的彰化沿海濕地社會生態變遷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