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裡?山有什麼不一樣?
一般而言,台灣的山大致上被大家用海拔高度分為郊山、中級山和高山。
郊山
海拔1000m或1500m以下,離市區近(就是在郊區的意思啦!),基本上都是可以一日來回的山。郊山不代表就是簡單,上山前還是要多看看別人的遊記跟紀錄來確認這條路線的長度和地形等相關資訊。
中級山
拔1000m~3000m或1500m~3000m,高度定義沒有非常明確,但以高度而言是介於郊山與高山之間。中級山的路徑與林相比較複雜,路線上從一日來回到幾十天的探勘行程都有,就看大家想在中級山看到什麼然後再去規劃路線了。
高山
泛指3000m以上的山,台灣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總共有268~269座←這是什麼意思呢?主要的爭議在六順山!應該是測量法的問題,在重新測量後它變成2999m了!
高海拔高含氧量低,所以走起來會比較累;氣溫也較低,消耗的熱量也會增加。另外紫外線跟風也都會比較強,防曬與防風也都是很重要的!大部分會出現高山症症狀的人是在海拔約2500m以上,高山一定是在這個海拔之上,部分中級山也要注意哟!
百岳
顧名思義有100座山,這一百座山是以以下條件去做挑選的▼
1.標高一萬英呎(3048公尺)以上<但好像直接以3000公尺為界線。
2.在地圖上註有山名。
3.有三角點者,優先錄選。
4.選有特色之山頭或在稜脈中有較顯著的位置(這方面有點爭議,尤其是審馬陣山、駒盆山、鹿山、南湖北山、布拉克桑山等,有興趣的山友們可以親自去走走再自行評斷)
小百岳
台灣體育委員會為了推動全民登山運動,在普及性考量下,以中華民國各縣市近郊山區為標的,所甄選出來的一百座較具特色或具代表性的「郊山」。
山上有什麼路?
山上跟都市很大的不同之處之一就是路徑了,山上幾乎不會出現平穩的水泥柏油路,那山上到底有甚麼樣的路呢?我來先跟大家分享山上有什麼路,再依照上面分類告訴你什麼山會遇到哪些路。
1步道階梯 2泥巴之路 3攀岩拉繩 4涉水渡溪 5崩壁碎石 6松針之路 7闊葉與蕨類 8箭竹草原(短箭竹) 9箭竹海(長箭竹)
郊山:1.2.3.7
中級山:1.2.3.4.5.6.7.9
高山:1.2.3.5.6.8.9
大致上依海拔高度讓大家快速了解什麼高度大概有哪些地形,詳細情況還是要在出發前做好功課!
迷路了怎麼辦?
迷路的S.T.O.P,迷路別慌張,先做好這些步驟
S, Stop → 先停下來,不要晃亂的急著找路,這樣只會讓自己越來越不知道現在在哪!停下來才能有餘裕面對自己、面對環境。
T, Think → 思考怎麼會迷路,從哪時候開始迷路的,試著回想剛才經過的周遭環境,如果無法確認來時的路就不要回頭去找,先留在原地觀察並計劃下一步。
O, Observe → 觀察周遭的環境,尋找有沒有對你有用的東西,如水源、遮蔽物,並檢查自己的裝備中有哪些可以幫到自己,這段時間也可以嘗試呼救(喊的或是吹哨子)。
P, Plan →根據先前的思考與觀察,開始訂製計畫,並將所剩的食物與水作分配成至少三份以上(一天一份)。
在台灣只要不是在很冷門的山中,搜救隊大約3天內可以搜尋到你的所在區域,確保水源(如找不到積水或活水可以收集露水)後可以嘗試往稜線上移動,可以提高被救援機會,千萬不要下切溪谷(台灣的溪谷多是高落差的瀑布與深潭)。
「求生333原則」3小時內保暖,3天內攝取水份,3週內進食,只要做到這3點,就可以活到搜救隊到的那刻!要記住:「保暖>飲水>進食。先保暖,再確保水源,最後再想食物的問題。」
台灣山難案例中近乎一半的原因是「迷途」!知道了迷路該怎麼辦,但要如何預防迷路呢?
在這個智慧型手機不離身的時代,它就是你最好的夥伴。我們上山前可以先下載手機GPS Apps,並上網下載GPX檔導入Apps就好。
入山也要申請
有分成入山申請(警政署)跟入園申請(國家公園)。在2019年10月台灣山林解禁後就改成一站式申請平台了(就是把原本零散的申請網站合起來)大家可以點進去開始申請了>臺灣登山申請整合資訊網,內有官方教學步驟。
另外比較特別的是要注意你要去的地方是否為自然保留/保護區或是野生動物保護區,這類地區申請起來就比較嚴格。要注意如果要住山屋,要在一個月前申請抽籤或搶山屋(雪霸國家公園的山屋都用搶的)哦!!
可以特別查一下山屋的管理方式,有些山屋只要在7天前申請就行了。
登山規劃
上山就跟旅遊相似,出發前都要規劃!(當然只買機票就出發也是蠻有趣的啦~但山上可不是隨時都有人&有訊號)。上山有份規劃紀錄不僅僅是為了讓這趟行程走得順利,甚至在發生山難時可以幫助救難人員評估你們的行程狀況,可能出現在哪裡!
「登山不是說走就走的旅行,登山規劃是一份對自己生命的尊重!」
基本登山規劃流程
1. 想到要去哪
2. 查找他人紀錄,紀錄判讀
3. 規劃行程,研究路線
4. 處理入山證、抽山屋、交通、糧食、裝備等
5. 跟留守商討聯絡點、回報時間
6.打包&確認
7. 上山囉~
上山前的心理準備
山上沒有廁所。自己找沒有人的地方解決~找個風景好的景觀廁所也很享受!
山上沒網路。沒辦法瘋狂滑手機,但別人也找不到你!
山上不能洗澡。山屋是不提供水洗澡的喔,可以用自己帶的水擦澡~
山上沒有燈。黑夜來臨時一片黑!
山上沒有醫院。出了事要先想辦法活下去,等待救援。
水質不穩定。除非有活水源,不然上山常常得喝汙水,要記得過濾喔!
爬了山也不會變瘦。爬山&下山都會狂吃,吃一吃又變重了~
衣物及裝備
登山衣物跟裝備是上山不可或缺的一環,以下會為大家分別介紹衣物及裝備倒底有哪些?又有甚麼需要注意呢?
登山衣物
上山時的穿著主要要依照洋蔥式穿法,由內到外大致上分為底層衣、中層衣和風雨衣。因為山上的天氣變換快速,為了因應這種狀況,我們必須能夠迅速的穿脫衣物來對抗悶熱與寒冷。
還有,上山不要穿棉製衣物!!因為棉質易吸水又不容易乾,穿在身上一流汗就會覺得悶熱又笨重,而且因為棉質濕了後就很難乾的性質,有可能會因為濕衣服快速帶走你的熱能而失溫!
底層衣就是穿在最裡面那層衣服,通常都是著排汗衣,然後一整趟行程都不會脫下來!常見的材質有聚酯纖維和羊毛,又有兩種材質混合的。
不論價格高低,排汗衣最少擁有「排汗的功能」,能帶走汗水讓它們不附著在皮膚上,預防導致熱能快速流失或是感到黏膩,價格跟材質最主要體現的差異在於「穿久會不會臭!」、剪裁、拇指洞……等設計。
中層衣指的是保暖衣物,用於冷的時候可以快速幫自己加一點溫暖,一般在大休、看日出日落和到營地時會穿上,行進間通常不會穿著它走。
常見的材質有刷毛、化纖合羽絨,3種材質的簡單小比較
中層衣的選擇沒有絕對哪個比較好,還是看甚麼環境需要它和個人的喜好。
想要一件保暖的中層衣有個選擇的要點→ 一定得合身,不然抓不住身體產生的熱能,風也容易灌進去。
就是風衣(防風不防水)或雨衣,登山最重要的就是防水了,無論是裝備的防水(如保暖衣物、睡袋、3C)還是自己的防水都要做好,畢竟失溫只要超過3小時就差不多了!
大家想必都知道GORE-TEX這個材質吧,當然國際各大戶外裝備廠牌的風雨衣所使用的防水透氣薄膜各有不同,但它們基本上都有經過測試認證。一般消費者可以看這個防水透氣膜所標註的耐水壓數值和透氣度來參考,一件好的風雨衣除了防水透氣膜外還要考慮它的耐磨程度和各項設計。
那…穿機車雨衣可以嗎?是OK的喔,只是機車雨衣很悶,有可能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但有總比沒有好,雨衣還是要準備的!
登山裝備
這裡簡單介紹一下剛開始接觸登山時最重要的裝備有哪些→背包、登山鞋、頭燈、登山杖。
主要以背包大小及容量依行程做分類,我們可以簡單分為三類:
小於25L,單日背包or攻頂包(原本杯重裝背包,遇到岔路要撿山頭,只是上去下來不想背重裝背包時用)。
25L~45L之間,簡單過夜行程(至少多了睡袋睡墊等裝備),也許有山屋住(要背帳篷就要看打包技巧了)!
45L以上,要背帳篷/長天數的過夜行程。
這只是簡單分類,沒有一顆背包可以完全適用所有行程,而且隨著我們爬山的經驗越多,打包&輕量化技巧也會越來越好,也會知道哪些裝備自己需要或不需要,從而衡量自己這次行程到底需要多大的背包。
挑背包有非常重要的一個重點,就是背長!如果沒有背到背長相符的背包,長期負重下來會很不舒服的。
背長量法:第七頸椎到髖骨上緣為你的背長。
step1. 現在請低頭,然後摸摸自己的頸椎,最突的那截就是第7頸椎了
step.2 然後找到自己的肚臍,以肚臍高度水平延伸到背後的脊椎,大概就是髖骨上緣。
step3. 將兩點連線,拿量尺來測量一下這段長度就OK囉!
懶人作法:直接去戶外用品店試背背包(建議每次買包前一定要負重試背),然後請店員幫你量。
登山鞋,可以以鞋筒高度分為三種
低筒(不到腳踝),一般輕裝行程選它就好,如果沒預算,穿個有抓地力的運動鞋也可以。
中高筒(包覆一點腳踝),保護腳踝,提高一點支撐。
高筒(完全包覆腳踝),良好的包覆性與支撐,只是有點重。
鞋筒越低越靈活,相對也較容易受傷,支撐度也沒有中高筒好,另外選鞋子時也可以考慮要不要選有防水的,畢竟山路難免有泥濘水窪,如果荷包還承受得起建議還是選有防水的,下雨時搭配綁腿和雨褲,腳也不會泡水。
選鞋子最重要的還是穿起來舒不舒適,不是功能越多、價錢越高就越好喔!
上山一定要帶頭燈,無論是再簡單的單日行程都一樣!萬一遇到突發狀況摸黑時,可以照明,又方便搜救人員看見,還可以給予心理安慰,怎麼能不帶呢~
通常以流明度(lumen)作為亮度的衡量,在一般登山行程中,如果不需要走最前面找路,50流明就很夠用了!
每款頭燈都有不一樣的功能,如果可以的話,建議買有切換紅光功能的。
紅光的好處,比較不刺眼,在山屋不會干擾到山友睡覺、比較不會驚擾到野生動物,也是看星星的絕配!
小提醒&小技巧:
上山記得要帶備用電池。
頭燈不用時電池要取出,不然電池放太久流出電池液的話,頭燈就報銷了!
上山時可以將一顆電池反裝,這樣就不怕放在背包裡不小心壓到,結果拿出來要用時就沒電了!
登山杖不但可以減輕腿部的負擔,在遇到濕滑或是沒有可以抓的東西的地形時,它絕對是各位山友的好朋友。登山杖可以拿一支,也可以拿兩支,各有各的好處與壞處,山友們可以自己試試自己習慣哪種。
常見形式→快扣式、旋轉式、卡榫式、折疊式
常見材質→鋁合金、碳纖維
要選擇哪種形式與材質就看個人喜好了,我個人是喜歡快扣式的,操作快速簡單又不會出錯。
登山糧食
上山的食物該怎麼準備?基本上分為正餐、行進糧和預備糧,原則上是背得動都可以!!
正餐
通常而言,我們會有比較多的時間可以處理晚餐&早餐,這兩餐可以花點時間吃好一點。
早晨如果覺得不想太早在寒冷的空氣中從睡袋爬出來的話,沖泡飲料/麥片也是不錯的選擇。
午餐也是要看行程時間而定,如果時間不是很充裕,通常是以麵包/乾糧解決,也可以煮個泡麵或乾燥飯這種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的食物。
我們在準備前需要思考以下幾點:
這次的行程累不累,要吃爽一點好還是重量輕一點?
營地水源是否充足?(料理需要的水有多少?)
帶的鍋爐是什麼形式的,可以怎麼煮?
依天數需考量保存是否方便,熱量足夠嗎?
是自己煮(個炊)還是大家一起(團炊)?
行進糧
簡單來說行進糧就是邊走邊吃的零食,因為登山是極度消耗熱量的運動,所以在行進間要不斷補充能量,在休息或行進間吃點東西!巧克力、餅乾(最好有餡料的)、零食、能量棒等都很好,最大的原則是你在山下也會想吃的東西,不然就會發生背上山再揹下山的情況。
預備糧
為什麼需要準備預備糧呢?這是為了預防我們因為一些意外而不小心耽誤了下山時間,或被困在山上所準備的緊急糧食。
關於預備糧的份量該如何準備,如果你爬的是1~3天的山,準備1餐預備糧就可以了,如果是長天數縱走就要看你對於這個行程的掌控度來決定了,假如你對於這個行程有許多不確定的地方,準備多一點預備糧是比較好的選擇。
那預備糧要帶甚麼比較好呢?預備糧的原則也是「輕」和「高熱量」,基本上是帶個米麵、乾燥飯,甚至是高熱量的餅乾也行。
風險管理
爬山跟走在馬路上都有風險,上山有沒有比較危險我不知道,但做好風險管理就會比較安全是一定的。想要掌控風險就要做到知己知彼,充分了解在山上可能會有什麼危險,就能先做好心理準備並在遭遇時有條理的面對它們。
山上遇到危險可能的原因
身體狀況→這點就需要每個人先了解自己了,可以注意的點有:自己的負重能力、體能狀況如何、有無特殊疾病、以前有沒有過高山症……等。
危險地形→依自己與隊友狀況來衡量是否可以應對這些地形,假設真的無法通過,是要撤退還是有其他替代路線嗎?或許我們這個團隊有能力架繩通過?隊友有沒有懼高症,導致走在稜線、崩壁或很不穩?
天氣→出發前一定要看天氣預報,出發的時候是幾月?有無鋒面、颱風、地形雨或是天氣好到會曬到起水泡!
其他→行程會不會缺水?安排的距離在時間內走得完嗎?依季節、山域性質有機會遭遇蜂蛇(這通常在中級山比較常見)嗎?
在安排行程時,我們就要事先評估這次行程是什麼性質,是爽團、拍照團、一般團還是體力訓練團;人員組成怎麼樣的,是新手還是老手,隊友遇到緊急事件時有沒有處理能力。唯有規劃思慮周全才能好好管理風險,將危險發生的可能降低,開心上山,安全下山
留守人
每一個上山行程都要找留守人,留守人自身最好要有一定的登山經驗,這樣在山上隊伍出事時他才能確實了解狀況。
留守人在事前需要跟領隊約上山隊伍的訊息回報地點&時間,且完整了解上山隊伍的登山行程規劃、隊員組成隊員的緊急連絡人通訊,並在必要時通報相關單位山難。
什麼是LNT無痕山林?
LNT是 Leave No Trace 的縮寫,在臺灣翻作無痕山林。
LNT是為了減少享受大自然的人們對於環境的傷害,讓這個環境能保留得更好,讓野生動植物能安心生活,也讓之後的探訪者能夠享受這份美好。
LNT共有七大原則
一、事先充分的規劃與準備(Plan Ahead and Prepare)
二、在可承受地點行走宿營 (Travel and Camp on Durable Surfaces)
三、維護環境處理垃圾(Dispose of Waste Properly)
四、保持自然原貌(Leave What You Find)
五、將用火對野外的影響降至最低(Minimize Campfire Impacts)
六、尊重野外動植物(Respect Wildlife)
七、尊重其他戶外活動者(Be Considerate of Other Visitors)
看完了登山的9大觀念是不是對登山有比較認識了呢?或許你會想,我只是想爬個山怎麼這麼麻煩,但這些觀念與準備能讓你更無後顧之憂地享受山林間的美好!祝各位山友都能平安快樂的享受山林~
※本文轉載自湯姆奇遇記,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