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於6月25日依氣候變遷因應法第13條規定,發布的2024年版「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揭示台灣在氣候變遷應對方面的顯著進展。
數據顯示,2022年台灣總溫室氣體排放量為285.97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MtCO2e),扣除碳匯21.83 MtCO2e後,淨排放量為264.13 MtCO2e,較2021年減少4.07%,比2005年基準年減少1.77%。
台灣溫室氣體排放趨勢,近來來有所下降。圖表來源:環境部
超越世界主要經濟體,台灣減排表現佳
根據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JRC)公布的「全球各國溫室氣體排放」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總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水準(53.8 Gt CO2e),相較2021年增加1.37%。
令人鼓舞的是,台灣的減排成就與全球趨勢形成鮮明對比。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的報告,2022年全球能源相關溫室氣體排放較2021年增加1.3%。相比之下,台灣無論是總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21年減少3.78%)或能源有關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21年減少3.39%)都下降。
在實現減排的同時,台灣的經濟仍保持了強勁增長。2022年台灣經濟增長率達2.6%,與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形成鮮明對比,展現了經濟增長與碳排放「脫鉤」的成功範例。
環境部指出,這種脫鉤程度在國際比較中名列前茅,超越了美國、日本、韓國等主要經濟體,2022年排放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能源部門的二氧化碳排放顯著減少,特別是在煤炭和天然氣發電以及汽柴油燃燒方面,反映了台灣在能源轉型正在取得實質性成果。
和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作對比,台灣2022年在經濟與減排方面表現突出。圖表來源:環境部
相較與1990年,台灣整體排放量仍呈現增長趨勢,根據環境部數據顯示,2020年台灣二氧化碳排放量達271,702千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較2005年增加1.97%,2005年至2020年間,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平均成長率為0.13%。
其中,能源部門仍然是最主要的排放源,占總排放量的94.75%。其中,能源產業佔比最高(66.49%),接下來,依順為運輸(13.15%)、製造業與營造業(11.64%)、工業製程及產品使用部門(5.13%)、其他部門,包括服務業、 住宅及農林漁牧業(3.47%)。
在人均排碳方面,2020年台灣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達10.92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較1990年的5.41公噸增加了一倍多。數據顯示,台灣人均排放量在2017年達到歷史高點11.44公噸,2020年後略有下降。1990至2020年期間,人均排放量年均成長率約為2.37%。
其他溫室氣體排放下降 甲烷尤其突出
在其他溫室氣體如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等,近年來排放量也有顯著的降低。尤其是在甲烷的部分,數據顯示,2020年台灣甲烷排放量較2005年大幅減少51.43%,達到4,618千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數據顯示,2020年甲烷排放主要來源為農業部門和廢棄物部門,分別占41.97%和41.68%,其次是能源部門占15.82%。2005年至2020年間,甲烷排放量年平均負成長率達4.70%。
有專家指出,甲烷在大氣中的存在時間較短,但其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更強。因此,台灣持續減少甲烷排放對於緩解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
相較與1990年,台灣2020年在甲烷減排的工作非常突出,主要源於廢棄物部門的努力。圖表來源:環境部
其中,廢棄物部門的減排成效最為顯著,15年間減少了70.98%。這主要得益於推動垃圾減量、廢棄物零掩埋、沼氣處理與鼓勵沼氣回收發電等政策。垃圾掩埋場甲烷排放量年平均負成長率更是高達13.48%。此外,家庭污水處理方面,由於生活污水接管率逐年增加,也讓台灣2005年至2020年甲烷總排放量減少了51.43%。
環境部計劃在7月公布第3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並將於8月舉行公聽會。環境部強調,近年來台灣政府在法規、制度和政策方面都採取了積極行動。2023年公布實施的《氣候變遷因應法》、推動2050淨零路徑的12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以及設立六大部門年度目標等措施。
相較與1990年,台灣2020年在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不少,但近年來無論成長和減少趨勢都較為平緩。圖表來源:環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