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緯穎蓋「碳權實驗場」創科技業首例!和緯創森林經營碳匯專案,有何不同?

緯穎蓋「碳權實驗場」創科技業首例!和緯創森林經營碳匯專案,有何不同?
撰文: 朱姵慈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緯穎提供 日期:2024-05-22

近期,台灣兩家知名科技公司,緯創與緯穎展開森林經營碳匯計畫,他們分別與林業公司和大學合作,致力於在屏東和桃園打造森林經營碳匯專案,為台灣科技業的首次嘗試。

透過本文深入探討,讀者將能夠了解這兩個計畫的差異、執行方式以及對環境和社會所帶來的影響,進而探討碳匯在台灣未來的發展方向和重要性。

緯創(3231)在世界地球日422當天,與永在林業宣布攜手開展位於屏東縣車城鄉、總面積達100公頃林地的森林經營碳匯專案,為台灣科技業首例,亦是迄今最大規模的森林經營碳匯專案執行場域。

 

一個月後,緯穎科技(6669)則是攜手中興大學,於桃園打造「新植造林碳權實驗場域」,屬科技業中第一個產學合作的綠色碳權實驗場域,除了透過自然解方來固碳,也兼顧企業發展所需的碳權申請,初估一年可吸收8至15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都是經營森林碳匯,緯創與林業公司合作,緯穎則是與大學合作,都宣稱是台灣科技業的首次嘗試,兩者有何差異?(延伸閱讀:不只種樹,緯創啟動百公頃森林經營碳匯,創台灣科技業首例!英業達供 AI 技術護溪頭生態

 

租荒地、新造林

 

緯穎董事長暨策略長洪麗寗表示,與中興大學森林系團隊合作,不僅達到自然減碳、生物多樣性和永續教育等目標,更協助緯穎踏出碳權申請的第一步。這次的新植造林碳權實驗場域是一個起點,希望未來能逐步擴大範圍。

 

 

中興大學研發長宋振銘教授也指出,於桃園進行造林專案,土地改良並新植造林以增加平地森林碳匯,此合作將能有效減碳、降溫、抗汙、防風,共創企業社會環境的共好與三贏,期能成為全國的平地森林碳匯典範。

 

緯穎自2021年開啟「Ocean Hugs」計劃以來,致力於在台灣和海外廠區進行植樹造林,近期完成澎湖杭灣10000棵魚附林及8000株珊瑚的復育行動,此次緯穎與中興大學的產學合作計畫,選定緯穎在桃園地區租賃的0.8公頃土地為起始點。

 

在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柳婉郁教授團隊指導下,將種植近800棵樹木,其中包括固碳量高並可兼具生物多樣性的樹種,並將採用環境部已公開之「新植造林方法學」輔導緯穎進行森林碳匯的計算與碳權的申請,建構台灣科技業第一個產學合作的新植造林碳權實驗場域,打造「緯穎綠蔭天幕」,作為緯穎往後逐步擴大碳權申請的基礎。

 

 

賺碳權兼顧生物多樣性

 

「緯穎綠蔭天幕」挑選了適合獨角仙等昆蟲繁衍,且具有高固碳能力的光臘樹及台灣欒樹等樹種,除了吸碳外亦可提供生物更多棲息空間,從而兼顧生物多樣性的保育。

 

未來,也將與籌備中的緯穎永續基金會合作,期望「緯穎綠蔭天幕」能夠成為周邊小學與社區進行環境保育及生態教育的場域,並與相關單位開展系列的教育活動,也因著大自然的療癒力量, 幫助民眾身心平衡。

 

 

碳匯是什麼?

 

碳匯(carbon sink)是可自大氣中吸收、儲存及固定包含二氧化碳在內之碳化合物的天然或人工「倉庫」,能降低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有助減緩氣候變遷。

 

森林、海洋、濕地、土壤等均有此功能,又稱自然碳匯,在行政院國發會的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中被列為重要戰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