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還海行動2.0系列四》復育小丑魚,還能賺「藍碳」?跨國企業紛投入,台灣應該怎麼做?

還海行動2.0系列四》復育小丑魚,還能賺「藍碳」?跨國企業紛投入,台灣應該怎麼做?
撰文: 朱姵慈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遠雄海洋公園 日期:2024-04-01

復育小丑魚不僅是為了保護這個獨特而迷人的物種,也是為了維護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和穩定。

 

「自然解方」是一種由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提出的概念,旨在利用自然及生態系統的力量來保護人類、最佳化基礎設施,確保一個穩定且生物多樣性的未來。目前自然碳匯的主流,是號稱「綠碳」的森林碳匯,但近年來,科學家也開始注意到,海洋固碳的功能不輸森林,應該積極開發「藍碳」資源。 

 

本篇為系列文章:

還海行動2.0系列一》小丑魚不見了,台灣海底正在「白色荒漠」化?盤點四大生存危機

還海行動2.0系列二》搶救小丑魚!聯電、海漁、鼻頭國小設「尼莫」寄宿學校,讓161隻游回大海

還海行動2.0系列三》復育小丑魚=500天的精密永續工程;連海藻、海葵、基因庫都需一起照顧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林幸助,一直是台灣提倡發展「藍碳」的著名學者,他表示,海洋碳匯生態系一般指紅樹林、海草床及潮汐鹽沼等沿海植被生態系統,台灣擁有681公頃的紅樹林、5000公頃的海草床,將是發展藍碳的重要資產。

 

台灣藍碳生態系。林幸助演講簡報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管理局定義的「藍碳」更廣泛,就連儲存在沿海和海洋生態系統中的碳,也算進「藍碳」資產中,小丑魚也是一種「碳機」生物,身上累積的碳可以來自於食物中的有機碳,增加小丑魚的數量,不僅可以促進生態系統的復原,還可以間接增加「藍碳」,使之成為生態系統中的一部分。

 

海漁基金會倡議的小丑魚復育計畫,放流快速擴充族群密度,為生態多樣性建立基礎,正是一種自然解方的應用。 

 

小丑魚屬於雀鯛科,是生命力較強的小魚之一,生命週期短,容易在生態系中立足,相較於其他珊瑚礁魚類,小丑魚具有更強的生存能力,尤其是耐熱能力,可適應高達32至33攝氏度的水溫。

 

小丑魚。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但如果小丑魚數量減少,往往意味著環境發生了變化,若能增加小丑魚的數量,其他魚種進駐的可能性也會隨之提高,進而促進生物多樣性。

 

例如,蝶魚及寄生蟲常會以珊瑚為食,而小丑魚在海洋中扮演著清道夫的角色,會將這些寄生蟲咬掉,幫助珊瑚保持健康;小丑魚每七到八天就會產卵一次,這些卵孵化後能供應其他魚類及蝦類的食物,進一步促進了生態系統的健康。  

 

人工繁殖小丑魚,每七到八天就會產卵一次。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因此,已經有不少跨國公司,開始擴大參與海洋碳匯的保育工作。除了之前還海行動系列文章提到的聯電之外,台達電攜手美國Mote海洋實驗室建構珊瑚白化救援機制、法國化妝品大廠L'Oréal參與澳洲大堡礁復育、可口可樂也與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The Nature Conservancy)投入珊瑚礁重建、全球最大的飯店聯鎖品牌萬豪(Marriott International),也跟Coral Reef Restoration Foundation組織,在馬爾地夫開始進行保護珊瑚礁行動。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郭珊珊(左2)、Mote總裁Michael P. Crosby(右2)、海科館館長陳素芬(左1)、海生館副館長陳德豪代表簽署「耐熱珊瑚國際交流」合作備忘錄。台達電提供

 

為達2050淨零目標,台灣國發會提出12項關鍵戰略,其中「自然碳匯關鍵戰略行動計畫」也是行動項目之一,但我國現行自然碳匯方法學,只有「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活動」的減量方法,如何建立海洋碳匯(藍碳)的量測方法與本土係數,將是日後保障台灣「藍碳」資源的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