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專訪台灣碳交易之父,台灣碳權可到國外抵換嗎?日本跨國信用機制怎做?李堅明開示企業減碳三重點

專訪台灣碳交易之父,台灣碳權可到國外抵換嗎?日本跨國信用機制怎做?李堅明開示企業減碳三重點
撰文: 頤德國際總經理嚴德芬     分類:E永續環境 日期:2023-09-22

放眼1.5度C的全球目標,台灣的減碳雄心夠不夠?台灣的減量額度有用沒用?面對即將試行的CBAM,企業如何不落人後?此篇文章透過「台灣碳交易之父」李堅明教授的專訪,帶領我們一窺碳交易的機制與台灣政策的現況,李教授也提供了企業們三大方向,供企業面對碳焦慮!

從碳債到碳權:人類對地球的「債務」與「還債」方法

 

談及碳交易前,李堅明老師為我們簡單比擬了碳權概念:人類因各類經濟活動,擷取了大自然的資源,大量製造碳排而造成極端氣天氣,並損壞了環境的品質,這可比擬為人類對地球的「負債」;人類償還債務的唯一資產就是「碳權」;而「碳交易」則是還債的方法。

 

碳交易有一定的機制,從全球的角度歸納它的內涵:其一是建立一個市場機制,其二是讓碳從此有了公認的定價,讓做低碳產品和服務的廠商可以賺取他們的綠色紅利(green bonus),並有機會降低綠色溢價(green premium),使顧客有更多意願購買綠色產品,並有效鼓勵有能力的人減碳和創新。

 

李堅明老師也強調,淨零碳排這個問題是整個地球的,不可能只有歐洲減、非洲不減;美洲減、亞洲不減。甚至在聯合國2015年公布的《2030 永續發展議程》(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中,除了宣示國際關注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外,清楚地載明,淨零不可以遺漏任何人(Leave No One Behind),是與全世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碳交易與國家雄心:日本JCM與瑞士-祕魯的成功案例

 

2022年聯合國締約方會議(COP27)決議,為限制溫升於1.5度C,2030年全球CO2排放須較2019年減少43%,而歐盟國家宣布的《歐洲綠色新政》(The European Green Deal)更將目標設定在50∼55%(2030年相較1990年)。

 

相比國際目標,臺灣雖然上修減碳目標自20%至目前的24±1%,但仍遠低於聯合國的期待,李堅明老師解釋雖然臺灣非聯合國成員,但做為出口貿易為主的國家,能否與國際接軌仍是需要考量的重點。

 

在此李教授即提出減碳目標與碳交易間的關係,「碳交易不僅是買賣,更關乎國家的雄心」,也就是國家必須要有雄心去達到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Article 6中所敘述的。

 

Article 6於COP 26拍板定案,其提供了減緩碳排成果的國際轉移,一種新的減緩和永續發展機制,以及非市場方法。這意味著,一個國家(或多個國家)能夠轉移通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而獲得的碳信用(即碳權),以幫助一個或多個國家實現氣候目標;簡而言之,國際合作不僅增加減碳效益,更能降低減碳成本。

 

此時,大家一定會問:「那麼臺灣又不是聯合國的成員,我們所得到的碳權,可以和其他的國家做抵換或轉移嗎?如果企業在別的國家或地區取得的碳權,在臺灣有效可用嗎?」李教授用兩個案例,為回應這些問題鋪陳:

 

1. 日本跨國信用機制

 

由日本政府發起的聯合抵減機制JCM (Joint Crediting Mechanism)是一種以專案為基準的雙邊抵消授信機制,旨在促進主辦此專案的國家,實施先進的低碳技術,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此機制期待至2030年協助日本廠商從境外換取1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以達成日本降低46%的減碳目標。截至2023年7月,加入JCM的國家夥伴已達27國。

 

2. 瑞士-祕魯合作

 

第二個案例在瑞士,也是首個依據Article 6.2建置的雙邊碳抵消協議。瑞士2020年通過一項新的CO2法案( CO2 Act),當中經過詳細地盤查指出,在2030年瑞士只能降低37.5%的碳排,離歐盟理想50%有一段距離,所以瑞士氣候保護與碳抵消基金會KliK(the Foundation for Climate Protection and Carbon Offset KliK)與秘魯合作,預計投資5,000萬美元(約16億台幣)改善能源效率與電動交通車,以創造3,500-5,400萬噸的碳抵消。

 

面對碳焦慮 李堅明老師為企業提供三大方向

 

而提到碳交易勢必得思考碳權認定與抵換,除了上述提到的Article 6.2國家間可制定貿易協議外,李教授也表示國際減排計算方式需一致,並需要國際第三方查證(如BSI、SGS的認證),以助國家和企業能識別高品質的碳權(high-quality carbon credit),進而使自願性碳市場的抵換專案能確切落實永續目標。

 

李教授也提醒臺灣企業面對抵換專案時的三個風險:

 

1. 臺灣抵換專案與自願性抵換專案核發的減量額度(或碳權),只能在台灣流通 ,無法至國外抵換,此外,國際大廠,不一定認同可用於供應鏈抵換。


2. 《氣候變邊因應法》第24、27條規定企業溫室氣體增量之減量額度(或碳權),並沒有納入國際高品質碳權,恐將導致環評大廠無法滿足環評承諾。


3. 目前國內可交易的碳權數量有限,今(2023)年甫升格的環境部須加緊腳步訂出包括高品質碳權與抵換比率等相關內容與細節。

 

回扣前述,老師特別強調國家碳排的核心,就是要維持能在2030年減碳43%-45%以及2050年達到淨零的雄心,而落實這個雄心則需要與國際的合作。作為一個出口導向的國家,企業必須有全球佈局,而政府需要建置一個合宜的環境。

 

而CSRone做為提供最新也最貼近市場訊息的智庫平台,當然得請教李教授,企業界在這麼迫切減排的壓力,以及10月即將試行的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下,如何因應減輕碳焦慮呢?企業的解方在哪裡?李教授提綱挈領地給了以下三個重點方向:

 

1. 產品減排,量能留在內部:除了組織碳盤查外,企業更需要管理好產品碳足跡,如執行ISO 14067碳足跡認證。當每家企業能管好直接排放(範疇一)和間接排放(範疇二),佔比最高、最難管控的供應鏈(範疇三)就比較能迎刃而解,並將企業量能留存內部營運,甚至更能用於對外表現。

 

你可能也想看:懶人包》ISO 14067 碳足跡查證是什麼?對企業有什麼好處?ISO介紹全攻略

 

2. 能源轉型,選擇低碳原料:加強碳排的主要來源,能源與電力的管理,並可選擇更低碳、更輕量化的原物料。

 

你可能也想看:保時捷、西門子都投資!碳中和燃料e-fuels是什麼?為什麼德國要堅持使用?

 

3. 盡早布局,防範風險:於自願性市場及早找到足夠量的高品質碳權,投資可取得碳權的項目,例如森林碳匯、循環經濟等。

 

永續發展的核心:專業人才的培養

 

訪談尾聲,我們詢問那麼永續專業人才呢?李堅明老師感慨地表示,ESG管理也好、永續金融也好、低碳能源也好……無論現在還是未來,沒有人才,永續是沒有辦法落實的。「我常告訴學生,明天的經濟是淨零的經濟,跟今天的經濟不同,如何找到明天經濟的產業結構需要好好思考!」

 

李教授也提供了學生或對永續有興趣的人學習建議,包含主動積極參與能夠因應未來的課程,不限於學校可選修的正式課程,也包含社會、企業提供的非正式教育課程的學習,如臺北大學未來將開辦6 - 7週碳交易課程或;CSRone上ESG學堂的線上課程等都是學習管道。

 

淨零經濟已來臨,在淨零世代,人人都該有個碳帳戶,像是現在人人都有貨幣帳戶一樣,紀錄著碳資產或碳負債,這將是社會轉型的新價值,也是李教授不但以身作則並諄諄建議的淨零態度。

 

延伸閱讀:
【碳權系列三】碳交易具備之要件為何?
《2023年碳定價現況與趨勢報告》帶給我們哪些訊息?(上)

 

※本文授權轉載自CSRone 永續智庫,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