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排碳大戶多在南台灣!台灣第一個碳權交易所若設在南部城市,可打造南北金融雙翼新格局

排碳大戶多在南台灣!台灣第一個碳權交易所若設在南部城市,可打造南北金融雙翼新格局
撰文: 周霞麗/台灣經濟研究院ESG永續發展中心副執行長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3-05-10

政府甫於今年一月通過的《氣候變遷因應法》,不只設有自願減量專案,鼓勵企業或政府減碳行動,同時也可進行碳權額度的移轉、交易或拍賣,展現台灣邁向淨零轉型的決心。

法案通過後,蔡英文總統進一步提出,參考國際作法應儘速成立自主碳權交易平台的主張。碳權交易所的成立是一種以市場為導向的創新政策工具,不只為企業或政府的減碳行動添入經濟動能,更將台灣的行動鑲崁在國際市場之中。

 

台北市是台灣傳統的金融中心,股、匯市的交易都集中在這裡,不過,南台灣的高雄與台南的金融機構數量有近千家的規模,佔全國將近18%,去年全台首家「國際金融研究學院」更在高雄成立,蔡英文總統表示:「高雄要成為區域的金融中心,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人才」,展現政府在南台灣部署區域金融中心的決心。

 

你可能也想看:碳中和大哉問》碳權有分哪幾種?企業要如何購買碳權?一文看懂淨零路上,不可不知的事

 

依據2022年國際碳行動夥伴組織(ICAP)的資料顯示,全球現行運作中的碳市場共有25個,雖然歐洲國家的碳權交易所多設在首都,像是倫敦、維也納或奧斯陸,但,在亞洲地區的日本埼玉交易所、中國重慶交易所,即位在該國的工業重鎮,也就是說,碳權交易所的地點,只要人力、物力、系統準備妥當,地方政府又可提供適當的支援,即可視國家整體戰略佈局來因應。

 

若從交易層面來看,台灣碳權交易的供給、需求大戶多位在南台灣,依據2021年環保署的資料顯示,全台計有289家碳排大戶,其中,高雄市、台南市就有87家,佔全國的30%,南台灣確實擁有發展碳權交易的市場利基。

 

你可能也想看:台灣碳權交易所即將啟動,各國經驗成為最佳指引!除了碳金融、碳交易、碳稅外,還能發展「碳外交」

 

身為公部門的碳權交易所,不只提供碳權交易、買賣服務,也提供顧問諮詢服務,因此,碳權交易所因應市場需求來設點,不只可就近服務交易、買賣大戶,也可帶動碳權交易周邊產業及人才(盤查、驗證、輔導顧問等)的發展,形成示範效果,推進台灣整體產業轉型的步伐。

 

考量,南台灣有高雄港與國際機場,位處連結東南亞主要城市的重要節點,若將台灣第一個碳權交易所置於南部城市,將可打造「北傳金、南綠金(北部傳統金融、南部綠色金融)」南北金融雙翼的戰略地位,據此,區域可發揮其各自的地理優勢,帶領台灣邁向下一階段產業與金融轉型的目標。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