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碳中和大哉問》碳權有分哪幾種?企業要如何購買碳權?一文看懂淨零路上,不可不知的事

碳中和大哉問》碳權有分哪幾種?企業要如何購買碳權?一文看懂淨零路上,不可不知的事
撰文: InfoLink Consulting/趙瑀嫻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shutterstock 日期:2023-03-29

在淨零浪潮席捲全球下,越來越多跨國企業或大型本土企業承諾實現碳中和。在減碳過程中,企業欲投入製程設備改善或使用再生能源時難免經歷實施上的困難,例如再生能源發電量不敷使用;或是製程設備複雜、造價高昂,短期難以全數汰換。在必須達成目標的時間壓力下,購買碳權(或是碳抵換)以抵銷自身碳排便成為大家採取的管道之一。

然而目前全球碳權種類繁多,無論是方法學或價格皆大不相同;在不同的市場背景及使用情境中,企業所需的碳權種類也有所差異。因此,企業在投入資金前,必須更加謹慎的評估其是否符合未來抵換需求。

全球碳權種類

 

當今碳權種類依其來源可分成強制型及自願型兩種。強制型碳權意指排放額度(Allowance),主要由各國政府建立,例如耳熟能詳的歐盟碳交易系統(EU-ETS)。其運作採取總量管制排放交易(cap-and-trade),即由政府設定減量目標,把允許排放的額度發放給受監管企業,企業可以根據需求出售、買入排放額度,以達成目標。參與強制性市場的企業大部分屬於高碳排產業,因此常成為優先管制對象,例如水泥業、鋼鐵業等。

 

圖一、強制性市場運作方式

 

自願型碳權的概念則為減量額度(Credit),所交易的減量額度即代表經認證的減量成效。目前許多企業所面臨的情境是,國家政府尚未強制要求碳中和,但考量到淨零已成為產業趨勢,故即將經歷(或已經歷)供應鏈的減排壓力。在碳中和壓力下,這些企業正與資金、時間、永續進行賽跑。在下文中將介紹自願性市場的發展及碳權獲取管道,提供企業可行的方案參考。

 

你可能也想看:碳價深度解析》碳權怎麼買賣?碳稅與碳費又有什麼不同?一文讀懂碳交易趨勢

 

 

圖二、自願性市場運作方式

 

自願性市場碳權發展現況

 

聯合國建立的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為全球第一個環境融資機制,企業可以透過聯合國網站購買清潔發展機制核發的碳權,並獲得證書以證明持有之碳權所代表的減量效果。與獨立機構不同的是,聯合國的碳權經購買後即退役,無法再行轉讓。由於清潔發展機制的法源依據《京都議定書》已於2020年期滿結束,因此清潔發展機制目前已不再受理新案件,已持有碳權者須待聯合國日後召開氣候變遷大會才能了解下一步該如何應用與接軌,機制的未來發展也同樣有待決議釋出。

 

下表為四種由國際獨立機構所發佈的碳權,分別是Verra旗下的碳驗證標準(Verified Carbon Standard, VCS)、美國氣候行動儲備方案(Climate Action Reserve, CAR)、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 GS)及美國碳註冊登記處(American Carbon Registry, ACR),其各自擁有適用的方法學。由於此處標準皆為國際通用,因此許多知名下游品牌都經由這些標準購買碳權,以避免產生供應鏈不承認的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碳元」時代來臨!碳權如何交易將成重頭戲

 

表一、國際通用碳信用標準比較

*這些標準的碳權開放全球各地開發商申請,購買之碳權在經過驗證後公告於該平台。

 

由於這四個標準的方法學與碳權並不互通,對於供應鏈而言,使用與下游品牌商相同標準會是最保險的做法。直接在這些標準的平台上購買碳權,價格相對高昂,手續也較煩瑣,使碳權交易所與碳權個別供應商也紛紛進入搶食自願性市場這塊大餅。在下篇中,將帶大家一窺碳權交易所與個別供應商如何展現各自的優勢,在市場上開拓出一條路。

 

接續上篇提及碳權交易所與個別供應商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現象,下篇將繼續探討兩者提供的服務與國際標準之差異,如何使其得以在自願性市場中展露頭角。

 

碳權交易所

 

碳權交易所主要作為一個交易管道,本身並不一定會投入碳權開發。他們通常沒有自己的方法學,而是採用上篇提及之碳驗證標準或是黃金標準的理論,也就是說,在交易所購買到的碳權可以確保已通過這些標準的驗證,可供企業作為抵換使用。下表為常見交易所AirCarbon及Climate Impact X之比較。

 

 

在碳權交易所與國際標準平台上購買的差別在於國際平台將向企業收取帳戶申請及各式手續費用;而交易所最大的優勢就是節省企業端的時間成本和手續費,由交易所統一用一個帳戶向標準平台購買碳權,手續費就不需要企業自行吸收,抵換時也同樣能以各企業的名義進行。然而,交易所並非毫無缺點。舉例來說,企業仍會面臨交易佣金的收取,每間交易所的收取方式不盡相同,企業若有意向交易所購買碳權,應先評估自身的購買量,以選擇最合適的佣金計算方式。

 

個別供應商

 

除了前述的標準及交易所外,許多私人企業也作為碳權抵換機構,交易者可以透過該企業網站參與項目計劃並購買碳信用額度;企業若有大量的購買需求,也可以直接聯繫碳抵換供應商,例如Native Energy、Cool Effect等。採取此種做法將得以擁有更多的碳權議價空間及市場上最低廉的價格;然而,買到劣質碳權甚至遭詐騙的風險也會提高。為了確保碳權品質,企業在向單一供應商採購時,必須特別注意對方是否有取得認證、是否具有國際碳減排與抵消聯盟(ICROA)[1]標籤,甚至具有追蹤系統,使每一筆交易流向都被照實紀錄,避免產生重複購買的問題。

 

碳權市場發展面臨的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自願性市場目前仍存在爭議。由於自願性碳權的概念是減量額度,而目前國際上對「減量」的定義之一是必需符合額外性(Additionality),也就是說必須假設存在某種行為(如改善傳統爐灶),減碳成果才會產生。然而,沒有人可以證明這些假設到底會不會發生,例如不使用老舊爐灶就不會有污染問題。因此,自願性市場還有發展和進步的空間,有待更精確的定義及規範修正。

 

隨著碳權交易所陸續興建,企業將有更多的管道可以取得自願性碳權,而參與方式也不難,多半是在該平台建立帳戶即可開始進行交易、抵銷排放(退役碳權)。當使用碳權的目的是為了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時,則應特別注意適用的碳權類型,採用國際通用標準驗證之碳權才是最保險的方式。此外,企業應及早規劃減碳藍圖,不宜完全依賴碳權抵銷排放,否則就失去了碳中和真正的意義。

 

--------

[1] 國際碳減排與抵消聯盟(ICROA)為非營利組織,旨在促進自願性碳市場的實踐。其成員來自歐洲、美洲及亞洲等地的供應商,每年出具年度報告以證明其有遵守組織準則。ICROA標籤代表的是經第三方驗證的碳抵銷供應商。

 

※本文授權自InfoLink Consulting,原文見此(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