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在珊瑚礁保育失敗了,人類也就失敗了。」艾麗高登擔任聯合國環境署親善大使,她在論壇上播映短片,呈現近期前往紅海,親眼目睹的壯麗珊瑚礁及潛藏的生態危機;她發現珊瑚礁孕育了成千上萬海洋物種,對於地球生態平衡扮演關鍵角色。
艾麗高登表示,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已經明確指出,當地球升溫超過攝氏1.5度,全球將失去七至九成的珊瑚礁,「我們現在所做的決定,影響甚大」。
艾麗高登認為,人類不需要悲觀,因為全球已有許多科技及管理創新,仍有機會拯救珊瑚礁,「但是在資金上我們有很大的落差。」她呼籲全球領導人在這次峰會上,重視全球珊瑚礁生態的珍貴,並且挹注資金,「我們投資自然,受益的就是人我們」。
聯合國環境署執行董事安德森(Inger Andersen)則將海洋生態系稱為「藍色奇蹟」(blue marvel),認為海洋生態系非常脆弱,如果人類願意保護海洋物種、保護珊瑚礁,那就是保護自己,「當風暴來襲,這些(物種)保護我們免於傷害,這是生態系為我們所做的貢獻。」
聯合國環境署執行董事安德森(Inger Andersen)將海洋生態系稱為「藍色奇蹟」,認為海洋生態系非常脆弱,如果人類願意保護海洋物種,就是保護自己。記者蘇彥誠/攝影
耐力游泳運動員皮尤(Lewis Pugh)也來到論壇現場,談論他今年10月、在本次峰會召開前進行的一個倡議運動,就是在16天內游越紅海,共160公里,從沙烏地阿拉伯到埃及胡爾加達(Hurghada)。
「當我第一次在這裡游泳,珊瑚礁是難以置信地美麗;下一次回來時,珊瑚卻死了。」皮尤希望藉此呼籲各國領導人重視珊瑚礁生態,促使領導人離開會場,把頭放進水裡,看看如果人類不採取急迫的行動,將會失去什麼樣的生態。
耐力游泳運動員皮尤(Lewis Pugh)在論壇現場分享,今年10月挑戰在16天內游越紅海,希望藉此呼籲各國領導人重視珊瑚礁生態。記者蘇彥誠/攝影
聯合國環境署生態司司長加德納(Susan Gardner)指出,全球社會應該用系統性的思考看待海洋保育,生態系統提供了人類無數資源,「我們可以為下一代做的,就是確保有充足糧食、健康環境,這就是維護生態系統的重要性。」
「我研究這主題超過20年,過去在談論的珊瑚白化、氣候變遷衝擊,現在已經成為事實。」埃及環團胡爾加達環境保育協會(HEPCA)學者哈納菲(Mahmoud Hanafy)指出,紅海珊瑚礁因過度捕撈及觀光活動已受損,目前積極在紅海地區採取行動。
胡爾加達環境保育協會盤查了紅海地區的潛水點,進行人數管理,並且引導潛水客到環境衝擊較低的地點。「我們必須保持樂觀,如果失去信心,(健康的)環境就會消失。」胡爾加達環境保育協會執行主任法李德(Nour Farid)指出,他們透過積極行動,已經在永續漁業和永續旅遊取得一定成果,期待更多人加入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