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氣候異常,歐洲就是不下雨!看農業大國荷蘭如何抗旱

氣候異常,歐洲就是不下雨!看農業大國荷蘭如何抗旱
撰文: 科技新報/黃 嬿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達志 日期:2022-10-19

今年夏季異常氣候,讓許多原本歐洲多雨國經歷史無前例的乾旱恐慌。其一就是荷蘭,三分之二人口包括首都阿姆斯特丹和其他主要人口中心都位於海平面以下,過去幾個世紀荷蘭人有豐富防水智慧,如今面臨愈來愈少雨水,荷蘭開始從土地思考如何保留與收集可貴的雨水,維持農業繁榮。

荷蘭地勢低窪,約三分之一國土低於海平面,在保持土地乾燥方面有許多古老智慧,如運用抽水風車、運河、堤防避免海水滲透,使荷蘭成為按價值衡量僅次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

 

荷蘭也是歐洲多雨國,一年約 130 天下雨,年雨量約 800 公釐,然而百年來荷蘭供水系統設計是為了加速排水,因此水系統不適合乾旱氣候,今年卻出現大旱和能源短缺,讓荷蘭人開始擔憂農業可持續性問題。

 

荷蘭水資源短缺問題不容易解決,一方面是荷蘭沒有足夠空間建造新水庫。此外地勢平坦,必須使用泵才能抽取水,需要大量能源。為了幫助更多水留在原地,以備乾旱之需,荷蘭官員、農民和科學家正在自下而上改造土地。

 

譬如在草地挖出凹痕收集雨水,避免雨水經下水道流走,還鎖定天然沼澤,考慮將沼澤地當作種植建築材料香蒲,或當水牛牧場的可能性,以及拆除混凝土的瓷磚和其他鋪砌表面,讓更具滲透性的土壤直接接觸雨水,這概念已演變為荷蘭城市每年一次的拆瓷磚比賽。

 

荷蘭淡水彌足珍貴,甚至影響到港口運輸。《紐約時報》報導,荷蘭港口每次打開就有海水灌入,荷蘭人必須注入淡水阻止過多海水入侵荷蘭土地,荷蘭政府今年夏天就因乾旱缺水,限制阿姆斯特丹港船隻閘每天開啟次數。未來隨著海平面上升,需要愈來愈多淡水防止海水浸入,鹿特丹港也可能關閉,雖然能節省淡水,但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且阻礙航運。

 

甚至有人提議在荷蘭海岸周遭興建巨大海提,等於將荷蘭圍起來,但這耗資巨大。到目前為止,荷蘭對乾旱的適應還沒有防洪計畫受矚目,但科學家預計,幾十年內即使各國兌現氣候承諾,平均溫度也會比工業化前高 2°C 以上,荷蘭會更頻繁發生乾旱,荷蘭政府抗旱政策可能必須更大膽。水利部部長甚至稱,最壞情況就是撤出歐洲肩膀區,但尚不在計畫中。

 

※本文授權自科技新報,原文見此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