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 C2C)是循環經濟領域大師布朗嘉教授和麥唐諾建築師(Michael Braungart 與 William Mcdonough)的重要創見,其理念是人類應向大自然學習,所有的物質皆是其他物種的養份,最終皆可回歸自然再次利用。所以工業生產從最初的設計階段,就要仔細構想產品的結局與再生,讓物料可以一再地循環使用,進而減少甚至不再開採自然資源。
近幾年由於氣候變遷與淨零碳排的意識抬頭,無論是國家與企業都在努力規劃透過大至國際級碳關稅政策、小到企業全使用綠色能源的方案,為減緩環境衝擊做努力。
身為一般市民的我們,雖然沒有巨大的影響力,但若微觀至個人生活中的碳排減量,每天關心自己的日常活動的行為,包含多次利用購物袋、盡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徹底執行資源回收、隨手關閉水電等等,人人有意識地讓行為都能為地球促成一點點微小的友善貢獻,聚沙成塔、積少成多也能夠達到超越原本想像的成果。
那麼,人生最後的一程呢 ? 生命走到最後,我們是否還能為賴以維生的環境做點什麼?
台灣的殯葬方式近年來因為人口高齡化與土葬用地取得日益困難,舊時代的土葬已經普遍轉換為火葬,近年來遺體火化的比例已經超過98%,但是納骨塔也同樣面臨土地稀缺且價格混亂的狀況。
國人開始逐漸接受所謂的「環保自然葬」,也就是採用不立碑、不設墳、不記亡者姓名的方式,將遺體火化為骨灰後埋葬於指定的公園、綠地、森林,也就是「化作春泥更護花」,也有愛好海洋生態的先驅者,將骨灰回歸大海或是化作人工魚礁復育海生棲地。希望亡者回歸自然、輕鬆安詳,而遺族免於鉅資耗費,思念亡者也不須總得肅穆哀淒,清明時節還得舟車勞頓、開路除草,而是可以在翠綠參天、花團錦簇、蔚藍海景的美好環境裡傳達思念。
環保葬相較於傳統土葬,除了免除了棺槨、墓碑以及土地使用與後續維護的耗費,比起火葬來說更無需骨灰罈跟塔位空間,可說是好處多多。
然而,這些貌似生命歸零的環保葬禮雖然減輕了材料土地資源的使用,仍普遍需要先將遺體火化的步驟,而燃燒行為所產生的碳排放量也是不容忽視的污染來源,全球遺體火化所用的燃料能源每年造成數百萬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若燃燒過程所排放的氣體,沒有進行適當的環保處理,也可能會有來自亡者身上鑲補牙或手術置入物等金屬污染,被排放至大氣當中,其中當然也包含燃燒所產生PM2.5以及有機污染物質。對比來說,環保葬的節能就更具有友善回歸自然的效益。
就如同當時火葬初登場時所受到抗拒,環保葬的推動同樣面臨文化傳統觀念上的阻力,畢竟傳統習俗認為坐落風水寶地的氣派墓地,不但能庇蔭後代子孫,還是家業輝煌的象徵,怎麼能接受長輩落的與陌生人同住在狹小建築,還僅分享一格侷促的骨灰罈空間?
甚至是到頭來連這個小小私人空間都失去,只留下毫無分別的花草樹木徒呢? 然而,隨著社會文化及家庭結構的改變,小家庭與不婚不生的族群增加,亡者後繼無人、祭拜無期的狀況已漸成常態,傳統習俗在實務上難以維繫。另一方面,當代社會土地稀缺及物價飆漲的經濟負擔更加速了殯葬儀式的轉型。
西方國家人士想法較為前衛,即便離世也不想消耗這麼多燃料,就有新的作法--水葬(water cremation),也就是利用鹼性水解(Alkaline hydrolysis)的方式,配合溫度、酸鹼度及壓力等過程調控將遺體慢慢溶解,整個過程大約四至六小時,最後仍會留下類似火化後骨灰的遺骸,可提供給家屬自行保存,相較於火化成為二氧化碳或是有害物質粉塵排放到大氣中,水葬溶解產生的液體經由處理後可直接排入下水道中,且其中富含有機物質甚至可做為農業肥料使用。
另外美國還有一種更為先驅的環境友善葬法—有機葬(Natural organic reduction,簡稱NOR),其過程是將遺體放在鋪上包含木屑、稻草及苜蓿等各種植物原料的金屬密封容器中,再加入催化劑與微生物,經過控制艙內溫濕度、二氧化碳、氮和氧的比例,創造出利於容器內微生物加速分解遺體的條件,據說可以在30天內將遺體轉化為乾淨營養、可供使用的土壤,達到真正的歸零回歸大地。
將大自然賜給我們的身體,最後作為生養我們土地的臨別禮物,也算是生命的循環延續,對於生態愛好者來說,更是別具意義。更不用說整個水葬遺體處理過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僅有火化的七分之一、有機葬則僅需要傳統火化八分之一的能源,對於環境的負擔都更相對輕微。
死亡對於人類來說始終都包含舉足輕重的意義,關乎人們對於生命的解讀以及在生命結束之後的延續與傳承。印度的恆河、藏族的天葬、埃及的金字塔與木乃伊、中國的兵馬俑,還有日本的盆舞等等,都顯示了死亡從來都不僅僅是人生一個終點而已,還有更多跳脫表象層次的內涵。也許水葬及有機葬現在聽起來有點太過前衛,彷彿抹去了亡者存在於世間的所有痕跡,但如同最初火葬與環保葬的推動一樣,本質都是挑戰我們長久以來對於死去及亡者的態度。
然而,當我們重新調整視角,從個人轉而至全體巨觀的生態環境永續來看,無論選擇哪種方式,若能夠提供足夠儀式感來表達對亡者的感念及對生命的尊重,這些更加環境友善的選擇也許反而更能促進生命意義的延續與傳承。
參考資料:
https://ncceh.ca/documents/field-inquiry/crematoria-emissions-and-air-quality-impacts
https://www.natgeomedia.com/environment/article/content-9835.html
https://www.cremationassociation.org/page/alkalinehydro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