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ESG排序重新洗牌 社會參與關乎企業品牌影響力
過往企業在落實ESG三大面向的過程中,往往優先著重E環境永續與G公司治理,原因在於這部分有較多相應的法規、準則和認證等資訊提供企業依循。然而,”S (Social Engagement)”社會參與部分,則相對較無形且難以被量化評估,使得企業在社會投入上,容易淪為傳統慈善公益與捐款形式。
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李宜樺提到,隨著疫情的爆發,貧富差距擴大、工作型態轉變,促使外界重新檢視企業在勞工健康照顧、社會多元包容、人權等議題,進而也影響到企業在ESG的優先發展排序上,對於社會共榮、社會參與的”S”面向的重視度大大提高!
同時,李宜樺指出,市場在這波因疫情而重新洗牌的情況下,那些平日投入社會績效的程度高和社區關係深入穩固的企業,都因此大為減緩風險發生時的品牌衝擊。
資誠永續副總經理林敬恩觀察,社會參與的主題與活動,是最容易得到媒體曝光、直接與企業品牌形象連動的。因此,S與核心本業連結得越深,將越能為企業提高永續韌性與累積隱形的品牌資本,在必要時刻甚至能化危機為轉機。
不過,偏偏S社會面向卻也是企業最容易空白、最燒腦的痛點,因為該如何從核心本業出發,選取相關的社會議題和角度切入,又能在同業間產生差異化,都考驗著永續部門的創意和執行力。「企業如何將社會影響力發揮到最大,都將取決於『永續品牌溝通』這最後一哩路的力道!」林敬恩指出。
永續品牌溝通 為企業累積無形的品牌信任存摺
另外,自2020年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全球的消費習慣正在翻轉,同時也催生出一批永續消費意識高張的新消費族群。
李宜樺董事長說明,根據PwC多年持續發布的《消費者洞察報告》,在2020年首次提到消費者受到疫情影響,大大提高對於永續的重視,有43%的受訪者希望企業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負責。緊接著,在最新一份《2021年消費者洞察報告》發現,53%的受訪者表示若公司具有永續價值主張且承諾做對的事情,將促進他們對於永續消費的選擇。
「當越來越多消費者,都渴望藉由一次次的永續消費選擇,投票決定地球的未來樣貌;企業越在乎、越落實永續,就擁有越高的消費者心佔率!」林敬恩認為。
企業在落實ESG上,必須從核心本業出發來解決永續問題,但李宜樺發現,企業經常一來不知從何角度著手,二來也常常投入已久卻鮮為外界所知,因此,資誠永續成立了連結永續知識與品牌溝通服務的「永續品牌溝通」團隊。
有別於傳統的公關,林敬恩進一步說明,資誠永續的品牌溝通服務,是以「永續」為出發點,並借助媒體、行銷和公關的整合傳播,達到與不同利害關係人的精準溝通,協助企業從核心本業出發,重新定義品牌願景與宗旨Vision & Mission,建立對內對外的永續能量,以取得永續話語權聲量,最終擴大社會影響力與永續品牌價值!
資誠永續品牌溝通服務協助客戶完成永續發展最後一哩路
企業如何結合核心本業 達到社會共生共榮的目的?
資誠永續最具代表性的活動,就是與坎城國際創意節(Cannes Lions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Creativity)台灣官方代表所共同舉辦的「資誠永續影響力獎」,作為國內永續創意影像指標,獎項以「善用故事力,創造影響力」為核心理念,鼓勵企業發揮影像創意,展現如何運用核心本業解決永續議題、繼而產生社會正面影響力,並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隨著獎項逐年擴大舉辦,每年參獎作品,都是台灣企業以永續創意解決多元社會議題的縮影,今年獎項在邁入第五屆之際,除了原本的「企業永續組」,更增設「社會創新組」廣邀政府部門、大專院校、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地方創生團隊共同參與。從屢創新高、總計40多件的參獎作品數量,及豐富的社會影響力主題,可以看出台灣無論公私部門、組織大小,都從各自的核心領域出發,解決永續問題的強大動能。
另外,為了協助企業對內塑造永續文化,資誠永續品牌溝通團隊,除了設計一系列的多元內訓課程,更開發三套從初階到高階的永續桌遊,以創新創意、互動實戰的對內溝通服務,為企業量身訂做永續內部溝通的服務,讓員工能從輕鬆地活動當中,內化永續知識、提升組織內永續共識,將永續文化DNA深植於組織當中,每個人在無形間都成為落實永續影響力的種子。
2021開始,資誠永續更與國家發展委員會攜手,舉辦了第一屆「企業CSR媒合地方創生」競賽,為國內首見橋接企業CSR資源導入地方創生團隊的大型競賽,成功媒合了10組企業與地創合作的社會專案,不僅讓企業挖掘合適的社會參與主題,更協助地創團體找到永續商模,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永續加乘力量!
國發會攜手資誠永續舉辦之首屆「企業CSR X 地方創生提案競賽」獲獎團隊與媒合成功企業、以及評審顧問團於頒獎典禮中合影
營利至上的企業營運思維已過時 利義兼得才是王道
過去企業多以營運獲利為主要目標,關注的利害關係人僅以投資人與消費者為主,然而隨著永續浪潮翻湧,林敬恩提醒企業,「如何提出獨到主張,有角度地實踐永續,讓資源擲地有聲、彈無虛發,考驗著企業的創意思維與策略遠見,而永續品牌對內對外溝通,就是企業不容忽視的最後那一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