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減碳跟訂Netflix一樣方便?從社企到跨國公司都在推的永續行動,讓你在家種下一座森林!

減碳跟訂Netflix一樣方便?從社企到跨國公司都在推的永續行動,讓你在家種下一座森林!
撰文: 蘇巧慧     分類:E永續環境     圖檔來源:蘇巧慧辦公室提供 日期:2021-12-27

心裡想想,嘴巴說說,還是實際去做?



上個月我主持了一場「永續行動Live Talk」,邀請社會企業「好事交易所」創辦人以及台灣微軟總經理來聊一聊永續行動,我們的主題簡單說就是:「減碳,你知道怎麼做嗎?」

對於提供和使用循環再利用產品的人來說,譬如我腳上穿的鞋子是甘蔗渣做的,身上的衣服則是回收保特瓶製成,我也介紹過水庫底泥燒出的陶器等等,這些看得到用得著的物品容易理解,但是針對地球暖化的減碳議題,還有企業面對的ESG、政府面臨的淨零碳排目標,我們說得很多,做得夠嗎?或者說,知道怎麼做嗎?

 

社會企業好事交易所結合微軟的數據串流服務,推動「公民行動森林」群募計畫,讓民眾不只可上群募平台認養樹木,更可即時透過APP讓每個人直接看到所認養樹木樹種、生長狀況、當地天氣、植樹人的栽種履歷,以及自己為減碳指標做出多少貢獻,「就跟訂閱Netflix一樣方便!」我看到認養樹木的實際空拍圖時,不禁這樣驚嘆。

 

說到種樹,我就太有興趣了,成長經歷中也看到一些很好的例子,因為家中就有人很愛種樹也很會種樹,還種過很多樹。

 

種樹作為永續參與,可說是當前最被重視的減碳手段,也是許多企業和民眾對抗暖化的主菜之一。樹木行光合作用吸收、儲存碳,並將碳送至土壤中而固碳,森林即是陸地最重要的天然碳匯(carbon sink)所在。

 

在《反轉地球暖化100招》(Drawdown)這本書中指出,植樹造林是暖化時代的重要解方,在至少持續50年沒有任何樹木的地區創造新森林,例如劣化的牧場和農田,或是因為採礦或其他利用而嚴重破壞的土地,都是適於策略性種樹和多年生植物的好地方。

 

「策略」是其中關鍵字,除了種植地的選擇,樹種和樹層分配更是不容忽視,亂種可能不如不種,特別是純粹的經濟造林。有些人造林將會取代天然林或其他重要生態系統,也容易受到病蟲害影響,通常還需要用化學藥品來控制,甚而污染地下水。

 

至於樹種,需要考量的是因地制宜,也就是要「適地適種」,而不是「我喜歡就好」。例如去年7月,行政院長就通令中小學不准再種黑板樹,要種本土原生種,因為外來種不僅破壞生態,黑板樹樹根亂竄也會破壞地基,加上枝幹脆弱容易斷裂傾倒。

 

另外,像是濱海地區應該選擇具耐鹽性及常綠性喬木,如木麻黃、黃槿;而為了避免單一樹種造林引起病蟲害,則可以塊狀、條狀進行混合栽植。正確的樹種選擇,不僅提高樹苗的存活率,也能讓小樹們能長得又高又壯。

 

不說大家不知道,不同的樹種還具有不同等級的碳吸存能力!

 

根據農委會林務局資料,臺灣前五名的樹種分別是相思樹、光蠟樹、台灣櫸、肖楠以及樟樹,這些前段班的樹種吸碳能力平均高出一般熱帶林10 倍,其中第二名的光蠟樹便是鍬形蟲、獨角仙等甲蟲的愛樹。

 

牛津大學的研究報告保守估計,植樹造林可望在2030年達到每年減少10至30億噸的二氧化碳。總而言之,種樹種得好,永續少煩惱。

 

微軟提供雲端平台,好事交易所端出了「沙發植樹家」的公民參與機會,建立商業模式幫助企業與大眾「去做永續這件事」,很好地賦予所有行動參與者永續的意義。

 

當然,種樹是不夠的,樹木生長需要時間,拯救地球暖化卻刻不容緩,所以還要有減少化石燃料使用、發展替代能源等等行動,「擴大碳吸」的加法與「降低碳排」的減法,同時並進,才能更有效的達成減碳目標。

基金名稱(幣別)
一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