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協進會日前召開產業政策委員會時,與會者聚焦「低碳轉型」課題的討論。從全球趨勢、國內現況來看,均感憂心忡忡。
工商協進會指出,企業人士之所以焦慮主要有三原因。第一,從全球趨勢觀察,與我相對是競爭國的,包括大陸、日本、韓國都相繼宣布碳中和承諾,而全球超過127國、524個城市宣示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歐盟更提出「碳邊境調整措施」,為避免引發貿易戰,WTO也啟動有關碳邊境稅的多邊磋商。
工商協進會指出,近來國際品牌產業鏈日益重視RE100承諾,也就是100%使用再生能源,國際間的種種低碳趨勢與措施,都將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造成巨大衝擊。
工商協進會指出,依政府非核家園規劃,2025年再生能源達20%,台灣仍有80%發電量仰賴煤和天然氣,對產品脫碳形成一定障礙,因此,政府能源政策須積極檢討。
第二,檢視國內現況,現行《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雖訂有總量管制及碳交易制度,卻遲未推行,2021年啟動修法打算開徵碳費做為管制手段,市場也預期碳費的開徵,將對石化、鋼鐵、半導體等能源密集、高碳製程產業將首當其衝,其中,能源密集產業又有「用電大戶條款」,未來碳費若不將其納入考量,將更加重企業營運負擔。
工商協進會指出,更重要的是,如果徵收的碳費無法獲得國際認可進行扣抵,產品出口面臨碳關稅疊加,恐將喪失國際競爭力。
第三,不論是碳費、用電大戶條款、碳交易制度都是減碳的手段,本應相輔相成,但卻可能因為分屬不同部會,進而產生相互牽制難收減碳成效。
工商協進會因此提出三大建言,一是,立即成立具有實權的中央層級因應專責單位,定出國家的基本方針、短中長期減量目標及政策,統籌分配相關資源、協調跨部會分工事務及督導、考核推動成果。
二是,加速盤點我國產品碳足跡,公告產品效能標準與核配額度,儘速啟動碳交易制度。並通盤考量各種碳定價工具,優先採用減量額度能獲得國際認可或扣抵之方法,避免企業產品面臨國內、國際雙重課稅。三是,配合全球低碳轉型趨勢,重新檢討國家能源政策,解決產品脫碳的根本問題。
延伸閱讀:
※本文授權自工商時報,原文見此。